共搜索到761道有关“定位有史以来”的相关试题
681/761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庭结构从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变成以三口之家为主的核心家庭。很多情况下,养孩子、做家务等劳动,很难再通过家庭内部分工来解决,需要到市场上寻求帮助。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添双筷子添个碗”式的粗放式养娃行不通了,人们对高水平家政服务的需求逐渐常态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购买家政服务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更为家政服务业发展带来重大契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互联网助力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

B

社会变迁促使家政服务业发展壮大

C

传统家政服务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D

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影响家政服务业经营模式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6.9%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1-浙江A-044/浙江B-069/浙江C-044】 展开解析
682/761
单选题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或许有不少人认为,美又不能充饥,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关系到个人感受生活的能力。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长期以来却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国人的审美能力亟待培养和提升

B

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C

孔子的审美观念今天仍可借鉴

D

国民教育体系应重视美育教育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4.9%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山东-028】 展开解析
683/761
单选题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认为人类是从大约500万年前的非洲猿分化而来的,不过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提出,欧洲发生的这种分化要早得多。关于人类起源的这一新假说的依据是,在希腊和保加利亚洞穴里发现了720万年前的前人类遗骸。来自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两个已知样本的牙根进行了分析。他们利用专门的X射线,即计算机断层检查技术,对来自希腊的下颌化石和来自保加利亚的上前臼齿化石进行了扫描,发现其特征表明这两个古猿——外号“希腊人”,可能是前人类,即原始人类。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始人类从欧洲古猿分化而来

B

“希腊人”古猿具有人的特征

C

研究人员只找到了欧洲古猿的牙根

D

X射线技术能准确测算古猿人的年代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0.1%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山东-014】 展开解析
684/761
单选题

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

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B

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C

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D

“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0.1%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国考地市-047/国考副省-039】 展开解析
685/761
单选题

研究人员比较了过去3.3万年以来生活在欧洲的人的骨骼变化情况,发现从1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到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人类两种腿骨的强度持续下降,但与奔跑行走无关的上臂骨强度则保持稳定。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农业开始兴起,人类逐渐向定居的生活方式转变,农业兴起导致现代人的骨骼变轻,但之后两种腿骨的强度几乎没有变化。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机械化和城市化对骨骼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研究人员作出结论的假设:

A

在过去3.3万年间,人类的体重总体变化不大

B

从3.3万年前至1万年间,人类的生活方式没有发生重大的改变

C

机械化和城市化发生在农业兴起之后

D

人的骨骼变轻会导致其骨骼强度的下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3.0%
易错项:D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16-江苏C-092】 展开解析
686/761
单选题

总被引频次是指期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扩散因子是一个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具体意义为期刊当年每被引100次所涉及的期刊目数,即扩散因子=总被引频次涉及的期刊数×100/总被引频次。
甲刊:创刊于1980年,2022年总被引频次为2000,涉及期刊800种
乙刊:创刊于2000年,2022年总被引频次为1500,涉及期刊500种
丙刊:创刊于2020年,2022年总被引频次为200,涉及期刊60种
根据定义,在2022年,上述三种期刊按照扩散因子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丙、甲、乙

B

丙、乙、甲

C

乙、丙、甲

D

甲、乙、丙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0.6%
易错项:B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4-国考地市级-086】 展开解析
687/761
单选题

自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潜艇等超大型货物相继出现以来,半潜船才渐渐找寻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半潜船装运货物既可利用独特的沉浮方式,又能借助码头设施采用滚装、滑装、吊装等多种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此外,半潜船大多具有自航能力,航速可达到15节以上,能大大缩短重要设备的运输周期。同时,由于自身携带设备少,燃料消耗少,半潜船续航能力可达到数万公里。更为重要的是,半潜船是通过半潜方式在水中航行,吃水较深,甲板常常与水面一致,因而抗击大风大浪的稳定性极高。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半潜船仅能采用沉浮方式装载货物

B

半潜船的主要不足是速度相对缓慢

C

半潜船较稳是由于航行时吃水较深

D

在超大型货物出现后半潜船才出现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7.1%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国考地市-047/国考副省-043】 展开解析
688/761
单选题

很多人都认为癌症是“现代病”,因为“从前听都没听说过”。最近,貌似又有些研究支持这一观点。近日,英国《每日邮报》一则报道被引入国内,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两位科学家通过研究木乃伊,发现古人无癌,癌症是“人造现代病”,甚至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死亡率开始急速飙升”。对医学史以及癌症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会觉得这个结论非常怪异,“人类的死亡率”从来都是100%,何来“飙升”?自然界中的各种致癌因素,比如紫外线、环境毒素、霉变食物、致癌病毒等,也都古已有之。不过,报道所描述的研究倒是真实存在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癌症综述》。
作者认为:

A

癌症与工业化关系密切

B

现代人患癌症的比例增大

C

癌症应归咎于环境污染

D

癌症从古到今都是存在的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6.5%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山西-043/四川上半年-043】 展开解析
689/761
单选题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培育和形成了全球少有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与小规模经济体相比,超大规模经济体在全球经济运行中通常发挥着“锚”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就得益于此。另外,超大规模市场的多样性意味着更强的内部稳定性。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可以减少冲击的影响,局部的内部冲击不易在全国形成共振效应;部分行业、部分区域发展面临困境,并不会对宏观经济总体稳定产生巨大冲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我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

B

多措并举对保障内需市场稳定有重大意义

C

超大规模经济体助力全球经济平稳运行

D

超大规模市场有助于我国经济保持稳定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1.8%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3-国考市地级-059】 展开解析
690/761
单选题

我国城市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这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废弃物的实际处理率不足20%。实际上,餐厨垃圾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环节后,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管理部门为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能够对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清运量、处理量进行全程在线监控。通过安装“身份证”,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电子芯片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垃圾治理

B

解决餐厨废弃物问题应该采用新技术

C

油水分离是餐厨垃圾处理的核心技术

D

城市的餐厨废弃物可以转化为新能源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0.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四川下-03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