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717道有关“定位有史以来”的相关试题
581/717
单选题

人们一直认为上海是个年轻的城市,但自从1950年代崧泽遗址发现以来,约半个多世纪总计5次的考古发掘,早已将上海起源的历史推至约6000年前。据了解,崧泽遗址不但是上海的发源地,还是中国文明起源的见证地之一。人们已有充分考古证据证明崧泽遗址中发现的距今5500年前的崧泽文化,已经进入到中国文明的起源时期。换句话说,远古上海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考古发掘揭开了上海发展史的面纱

B

上海的发展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断层

C

远古上海也为中国早期文明做出过突出贡献

D

崧泽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3.7%
易错项:D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6-山东-027】 展开解析
582/717
单选题

有研究人员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能力和范围都显著增加。与此同时,海洋的pH值,却在逐渐下降。因此人类活动与海洋的变化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将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但是,反对者认为,大气中本身含有的二氧化碳才是导致海洋酸化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远高于当前水平,全球变暖的影响将更加严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A

据统计,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B

工业革命以前的人类活动并没有导致海洋酸化

C

二氧化碳不会全部被海洋吸收,有相当一部分残留在大气中

D

到2100年海水酸度将下降到7.8,那时海水酸度将比1800年高150%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1.8%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2-吉林甲-066/吉林乙-063】 展开解析
583/717
单选题

自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等意识形态作祟产生了一系列伤亡惨重的战争。其中,许多知识分子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他们或打扮成青年导师和精神领袖_______种族差异、民族至上和阶级对立,或投笔从戎,直接参与战争。对这一现象,哲学家班达不以为然,认为知识分子假借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_______了知识分子的价值理想。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助纣为虐    膜拜    击碎

B

中流砥柱    批判    展现

C

推波助澜    鼓吹    背叛

D

力挽狂澜    抨击    彰显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1.0%
易错项:D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轻重,感情色彩
来源 【2013-浙江A-013/浙江B-013】 展开解析
584/717
单选题

从2022年首次系统提出数字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以来,数字政府建设为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带来契机,随着数字化全面革新,未来改革空间值得期待。实现革命性跨越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数字政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大幅度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利于对数据的分析、对趋势的预测以及辅助政策决策等方面。政府需要适应技术的变革,对组织结构、流程和人员配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也要应对政务数据的隐私保护、保密安全等新挑战。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数字政府建设未来可期

B

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政府建设

C

时代发展促使政府数字化转型

D

数字政府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4.5%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4-山东-036】 展开解析
材料

①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人将此定位为“世界的开端”和“全球化进程的开始”。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哥伦布开启这次创造历史的伟大航行时,竟然是揣着香料梦想上路的。香料是推动欧洲国家探索世界的催化剂,对香料的渴望和欲求激发了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全球探索,成为改变世界的原动力。

②香料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过去的解释大致是:欧洲中世纪末期,食物容易腐败,使用香料不仅可以掩盖异味,还可以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然而,这种解释仍然无法让我们理解当时香料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分量。一种物品引发的极度欲望,单看使用价值是无法理解和解释的。如果香料仅仅是一种调味品,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开端”。

③事实上,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对香料的渴求,更多是基于某种神秘的想象。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欧洲人一直在使用东方的香料。香料来自神秘的东方,为这种想象提供了空间。而且欧洲中世纪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天堂中飘着香料的味道,基督教众神和死去的帝王们,身上也都带有香料之气。

④因此,人们认为,香料必然产自天堂。所以,当哥伦布向西航行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是在向着天堂航行,如果能够找到香料,就证明他抵达了天堂。直到去世,哥伦布始终固执地认为,他离天堂只有一步之遥。

⑤香料也是欧洲贵族彰显身份的标志。在欧洲基督时代之前的希腊时期,就有一条从印度通向欧洲大陆的香料之路,不过当时输入欧洲的香料数量较少,自然成为奢侈品。直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香料大量涌入,香料价格开始下降。但是尽管如此,对罗马人而言,香料仍是品位、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是罗马帝国贵族显示排场的法宝,以至于罗马帝国后期的哲人批评香料使人变得虚弱,消磨阳刚之气,导致罗马帝国出现奢靡之风。

⑥那时候欧洲人甚至用香料来治病。在欧洲黑死病爆发时期,人们佩戴装有香料的香盒,认为可以抵制瘟疫。当时主导欧洲的医学学说还是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组成,维持四体液平衡是健康的基础,四体液脱离自然的正常状态,是发生疾病的原因。依据“体液学说”,人的衰老是“内部热力”不断减少的过程,而使用具有温热作用的香料足以延缓衰老过程。

⑦香料后来失宠了,原因显得很吊诡。欧洲人最初对香料的狂热欲求,开启了纷纷涌向东方寻找香料的历史,也陆续见证了欧洲几大帝国的兴衰。几百年的反复争夺,使得香料产地扩散,产量剧增,再也无法成为某个帝国的摇钱树了。

⑧香料失宠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新航路开辟后,可以调和味道的蔬菜出现,取代了香料的功能。十六、十七世纪时,人们产生了新的嗜好,先是烟草风靡全球,随后则是咖啡和茶,这些商品比香料更加有利可图。

⑨随着香料在基督教中象征意义的消失和欧洲消费主义的发展,贵族们彰显地位的消费品转向了首饰、音乐、服装、住房、艺术和交通工具。新的时代到来,人们烹饪偏好的改变,更使香料的烹饪功能丧失殆尽。欧洲中世纪的烹饪,寻求的是食物味道的转化,后来寻求的则是食物的原汁原味。随着民族意识的崛起,食物被贴上了民族的标签,香料被欧洲看作异域的标志,只有耽于感官享受的民族才会热衷于此。与之相反,欧洲理性主义时代最为贬斥的就是一味追求感官享受,而不诉诸理性。

585/717
单选题

根据所给材料,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

厨师用美洲的红辣椒代替胡椒调味

B

商人通过茶叶贸易获得了大量利润

C

新的音乐形式成为贵族热衷的话题

D

城郊的异域风情餐厅开始受人追捧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8.6%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国考副省级-054】 展开解析
材料

①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人将此定位为“世界的开端”和“全球化进程的开始”。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哥伦布开启这次创造历史的伟大航行时,竟然是揣着香料梦想上路的。香料是推动欧洲国家探索世界的催化剂,对香料的渴望和欲求激发了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全球探索,成为改变世界的原动力。

②香料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过去的解释大致是:欧洲中世纪末期,食物容易腐败,使用香料不仅可以掩盖异味,还可以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然而,这种解释仍然无法让我们理解当时香料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分量。一种物品引发的极度欲望,单看使用价值是无法理解和解释的。如果香料仅仅是一种调味品,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开端”。

③事实上,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对香料的渴求,更多是基于某种神秘的想象。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欧洲人一直在使用东方的香料。香料来自神秘的东方,为这种想象提供了空间。而且欧洲中世纪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天堂中飘着香料的味道,基督教众神和死去的帝王们,身上也都带有香料之气。

④因此,人们认为,香料必然产自天堂。所以,当哥伦布向西航行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是在向着天堂航行,如果能够找到香料,就证明他抵达了天堂。直到去世,哥伦布始终固执地认为,他离天堂只有一步之遥。

⑤香料也是欧洲贵族彰显身份的标志。在欧洲基督时代之前的希腊时期,就有一条从印度通向欧洲大陆的香料之路,不过当时输入欧洲的香料数量较少,自然成为奢侈品。直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香料大量涌入,香料价格开始下降。但是尽管如此,对罗马人而言,香料仍是品位、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是罗马帝国贵族显示排场的法宝,以至于罗马帝国后期的哲人批评香料使人变得虚弱,消磨阳刚之气,导致罗马帝国出现奢靡之风。

⑥那时候欧洲人甚至用香料来治病。在欧洲黑死病爆发时期,人们佩戴装有香料的香盒,认为可以抵制瘟疫。当时主导欧洲的医学学说还是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组成,维持四体液平衡是健康的基础,四体液脱离自然的正常状态,是发生疾病的原因。依据“体液学说”,人的衰老是“内部热力”不断减少的过程,而使用具有温热作用的香料足以延缓衰老过程。

⑦香料后来失宠了,原因显得很吊诡。欧洲人最初对香料的狂热欲求,开启了纷纷涌向东方寻找香料的历史,也陆续见证了欧洲几大帝国的兴衰。几百年的反复争夺,使得香料产地扩散,产量剧增,再也无法成为某个帝国的摇钱树了。

⑧香料失宠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新航路开辟后,可以调和味道的蔬菜出现,取代了香料的功能。十六、十七世纪时,人们产生了新的嗜好,先是烟草风靡全球,随后则是咖啡和茶,这些商品比香料更加有利可图。

⑨随着香料在基督教中象征意义的消失和欧洲消费主义的发展,贵族们彰显地位的消费品转向了首饰、音乐、服装、住房、艺术和交通工具。新的时代到来,人们烹饪偏好的改变,更使香料的烹饪功能丧失殆尽。欧洲中世纪的烹饪,寻求的是食物味道的转化,后来寻求的则是食物的原汁原味。随着民族意识的崛起,食物被贴上了民族的标签,香料被欧洲看作异域的标志,只有耽于感官享受的民族才会热衷于此。与之相反,欧洲理性主义时代最为贬斥的就是一味追求感官享受,而不诉诸理性。

586/717
单选题

根据所给材料,以下哪一项是香料失宠的原因之一:

A

迷恋香料使得整个社会奢靡之风盛行

B

新的医疗技术颠覆了香料治病的传统

C

新的烹饪偏好延长了食物的储存时间

D

香料在基督教中的象征意义逐渐消失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3.6%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国考副省级-053】 展开解析
材料

每年5月底到6月底,在亚洲大陆北部的苔原地区,温度升到10摄氏度以上,勺嘴鹬迎来了繁育期。等到7月初,雏鸟纷纷破壳而出,等待它们的将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苔原上夏季很短暂。雏鸟破壳后,雌性亲鸟经过短暂退留就向南飞走了,雄鹬留下照顾雏鸟两周左右,等小勺嘴鹬刚能独立觅食,便也向温暖的南方迁徙。
小勺嘴鹬怎么办?虽无父母教,它们却知道要去哪里,还知道怎么去——这可能是渐渐寒冷的环境所迫,可能是对周边其他候鸟的模仿,总之,这是刻在它们基因里的本能。
候鸟为何要迁徙?有很多假说。当北方地区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及以下,冰封水面,鱼虾昆虫等食物变少,候鸟会在秋天来临时,一路南飞,寻找食物来源。那为何候鸟不待在热带、不再北归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候鸟会选择在一个区域食物最丰富的时间集中觅食。更重要的是,热带并不利于勺嘴鹬这样来自西伯利亚的鸟类繁殖。
为了更好地生存,不同候鸟有不同的选择。勺嘴鹬是一种早成鸟,亲鸟在产卵和孵化时消耗巨大。为保存体力、保障远距离飞行和来年的成功繁殖,雌鸟选择先行一步。到了秋天,幼鸟身体里的“迁徙基因”会被唤醒,它们“懂得”沿着亚洲大陆东边的海岸线向南飞,每几百公里小憩--到两天,直到我国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在此换羽、停歇3个月,然后再出发,飞向广东或继续往南到东南亚越冬。好在勺嘴鹬“好养活”,滩涂上鱼虾管够,不需要特别照顾。
而作为晚成鸟的丹顶鹤就幸福多了。小鹤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生后,父母会定期投喂、教它们怎么飞行,迁徙时还会带着小鹤一起,“手把手”教在哪选点、怎样觅食。这是因为雌鹤每次产卵一般只有两枚,对种群来说比较珍贵,加上迁徙路线只有2000多公里,先往东沿着陆地飞向海岸线,再一路南下到辽河口、黄河三角洲,再到越冬地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鹤爸鹤妈有余力带着孩子一起飞。而且,鹤类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块茎,要从湿地、滩涂中挖出来,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如果没有迁徙途中父母的“教”和自己的“学”,小鹤就会生存困难。
不论是先天遗传还是要后天学习,不同候鸟都有一套巧妙的“迁徙机制”,以及精准的“导航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候鸟都沿着海岸线飞。老鹰、雕等一些猛禽,就是沿着山脊线迁徙。以凤头蜂鹰为例,它们的食物在陆地上,且陆地上因太阳辐射带来的上升热气流更充足,让它们可以展开宽阔的翅膀借力,轻松滑翔。凤头蜂鹰会把我国从西向东、从高到低的三级阶梯间的“台阶差”作为地标,再通过太阳位置来分辨南北,实现“导航”飞行。那么,夜里迁徙的候鸟,靠什么“导航”呢?科学家在雀形目候鸟的身体中发现了一种感应电磁的蛋白,可根据地球南北极电磁感应的变化来分辨方向,还有的鸟类懂得观测星星的东升西落来定位
候鸟也有迷路的。遗憾的是,一旦迷路,大多数将无法存活。所以,如今候鸟的迁徙路线,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探路、尝试、优化逐渐发展而来的,蕴含了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587/717
单选题

根据文意,填入文章第四自然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鱼虾昆虫也有自己的物候

B

候鸟不能长期适应热带生活

C

热带地区也可能食物不足

D

候鸟繁殖能力受到食物影响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5.1%
易错项:C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4-江苏C-042】 展开解析
材料

每年5月底到6月底,在亚洲大陆北部的苔原地区,温度升到10摄氏度以上,勺嘴鹬迎来了繁育期。等到7月初,雏鸟纷纷破壳而出,等待它们的将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苔原上夏季很短暂。雏鸟破壳后,雌性亲鸟经过短暂退留就向南飞走了,雄鹬留下照顾雏鸟两周左右,等小勺嘴鹬刚能独立觅食,便也向温暖的南方迁徙。
小勺嘴鹬怎么办?虽无父母教,它们却知道要去哪里,还知道怎么去——这可能是渐渐寒冷的环境所迫,可能是对周边其他候鸟的模仿,总之,这是刻在它们基因里的本能。
候鸟为何要迁徙?有很多假说。当北方地区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及以下,冰封水面,鱼虾昆虫等食物变少,候鸟会在秋天来临时,一路南飞,寻找食物来源。那为何候鸟不待在热带、不再北归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候鸟会选择在一个区域食物最丰富的时间集中觅食。更重要的是,热带并不利于勺嘴鹬这样来自西伯利亚的鸟类繁殖。
为了更好地生存,不同候鸟有不同的选择。勺嘴鹬是一种早成鸟,亲鸟在产卵和孵化时消耗巨大。为保存体力、保障远距离飞行和来年的成功繁殖,雌鸟选择先行一步。到了秋天,幼鸟身体里的“迁徙基因”会被唤醒,它们“懂得”沿着亚洲大陆东边的海岸线向南飞,每几百公里小憩--到两天,直到我国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在此换羽、停歇3个月,然后再出发,飞向广东或继续往南到东南亚越冬。好在勺嘴鹬“好养活”,滩涂上鱼虾管够,不需要特别照顾。
而作为晚成鸟的丹顶鹤就幸福多了。小鹤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生后,父母会定期投喂、教它们怎么飞行,迁徙时还会带着小鹤一起,“手把手”教在哪选点、怎样觅食。这是因为雌鹤每次产卵一般只有两枚,对种群来说比较珍贵,加上迁徙路线只有2000多公里,先往东沿着陆地飞向海岸线,再一路南下到辽河口、黄河三角洲,再到越冬地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鹤爸鹤妈有余力带着孩子一起飞。而且,鹤类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块茎,要从湿地、滩涂中挖出来,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如果没有迁徙途中父母的“教”和自己的“学”,小鹤就会生存困难。
不论是先天遗传还是要后天学习,不同候鸟都有一套巧妙的“迁徙机制”,以及精准的“导航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候鸟都沿着海岸线飞。老鹰、雕等一些猛禽,就是沿着山脊线迁徙。以凤头蜂鹰为例,它们的食物在陆地上,且陆地上因太阳辐射带来的上升热气流更充足,让它们可以展开宽阔的翅膀借力,轻松滑翔。凤头蜂鹰会把我国从西向东、从高到低的三级阶梯间的“台阶差”作为地标,再通过太阳位置来分辨南北,实现“导航”飞行。那么,夜里迁徙的候鸟,靠什么“导航”呢?科学家在雀形目候鸟的身体中发现了一种感应电磁的蛋白,可根据地球南北极电磁感应的变化来分辨方向,还有的鸟类懂得观测星星的东升西落来定位
候鸟也有迷路的。遗憾的是,一旦迷路,大多数将无法存活。所以,如今候鸟的迁徙路线,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探路、尝试、优化逐渐发展而来的,蕴含了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588/717
单选题

文中对勺嘴鹬和丹顶鹤作了比较,这一比较重在说明:

A

候鸟养育后代方式的差异

B

候鸟适应环境能力的差异

C

不同候鸟生存策略的差异

D

不同候鸟迁徙路线的差异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5.6%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4-江苏C-043】 展开解析
589/717
单选题

在古代典籍的解读和研究中,无论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在古代乃至近代早期大多以训诂的方法为主;近代晚期和现代以来,在训诂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者又采用了“比较、实证、结构”等方法。以上的解读方法,虽推动了古籍研究的进步,但带来的问题也有目共睹,比如对文本的主题、原意、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的把握等难以形成令人信服的结论。笔者认为,正确解读不仅应建立在大量原始资料的挖掘、复原上,同时还应建立在正确而有效的解读原则和方法的利用上。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支持的观点是:

A

现代古籍研究采用的方法以训诂为主

B

只要有正确的解读原则和方法,古籍的解读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C

对古籍的解读,实证法比训诂法先进

D

挖掘和复原原始资料是正确解读古籍的一项基础工作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1.6%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江西法检-030】 展开解析
590/717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如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下列哪一项完整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①马列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1.1%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来源 【2010-浙江-09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