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其实不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假如家属或权力机构强行把一个人送入精神病院,那么,这个人几乎只能被诊断成“精神病人”。家属和权力机构对他的“症状”的描述,成为判断他是否是精神病人的重要信息。而他如果说受到了迫害,并进行反抗,则恰恰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中关于“妄想”、“躁狂”之类的描述。他的自辩权利也被这个无敌的逻辑取消:你说自己不是精神病,那么,你恰恰在此时是,因为你拒绝承认自己有病——这正是精神病人的一种表现;而你承认了,你当然就是了。
以下哪项最可能从上述断定中推出:
精神病的诊断标准仅仅是“精神病人”的家属或相关权力机构的指控
家属或权力机构将某人送入精神病院,只是为了让他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大多数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其实并没有精神病
在自己是否患有精神病这一问题上,被强制关入精神病院的个人的表达是苍白无力的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继续促进教育公平,使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如果某地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这一问题,假设你是当地人大代表,可以:
行使任免权,罢免在教育投入上不足的政府领导
行使质询权,督促当地政府依法落实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
行使调查权,联名其他代表提请人大监督财政教育经费的使用
行使决定权,统筹当地政府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
若将一项工程的和
依次分配给甲、乙、丙、丁四家工程队,分别需要15天、15天、30天和9天完成,则他们合作完成该项工程需要的时间是:
12天
15天
18天
20天
解释是心理战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其攻击的语言旨在表现自己一种深刻的心理洞察力,表明自己理解对方行为的根源。例如,“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你缺乏基本的安全感”,或者“你之所以不想结婚显然是因为你害怕性行为”,或者“很明显你潜意识中非常敌视女性”。解释的原因越丰富详实、有凭有据,就越发具有说服力。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解释是心理战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解释的原因越丰富就越具有说服力
解释是心理战中一种表现自己对对手心理和行为了解程度的行为
只有真实的事情才具有说服力
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种商品80件,每件定价100元。张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每减1元,我就多订购4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他如果减价5%,那么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与原来一样的利润。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
65元
70元
75元
80元
一般而言,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救治条件会优于中小型医院。但有媒体在调查了某市所有的医院后发现,大型综合医院住院部中,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长为6天,而中小型医院住院部中,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长仅为3天。
下列选项如果属实,最有助于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更多的患者选择前往大型综合医院就医
中小型医院平均为每个患者服务的医务人员多于大型综合医院
相较中小型医院,大型综合医院住院部设有更多的床位
重疾患者所需治疗时间较长,更倾向于前往大型综合医院就医
繁花盛开的季节,蜜蜂在姹紫嫣红之间辛勤劳作,如果你仔细观察一只蜜蜂的活动就会发现,蜜蜂对柑橘和咖啡的花朵仿佛着了魔一般,而对其他植物的花朵________,这是为什么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旁若无人
素不相识
熟视无睹
置若罔闻
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______地讲,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但有了互联网,消费者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于是变得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具有______。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做得好,好得超出他们的预期,即使一分钱广告不投,消费者也愿意在网上分享,______为你树口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简单 知情权 主动
通俗 话语权 免费
确切 主动权 自愿
坦白 选择权 义务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法律意义上的表达权、常识意义上的豁免权,应该受到尊重
法律意义上的豁免权、常识意义上的表达权,应该受到尊重
咖啡馆真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地方,让你的心沉静又沉静,没有多余的声音也没有多余的事情,咖啡宽解了一切,把你保护在它的领地里。
对上文理解较适当的一项是:
咖啡馆让你的心沉静下来,似乎没有任何的杂音杂事
咖啡馆不宜多去
咖啡解愁,多喝有益健康
咖啡可以保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