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在比他们的身高。
甲说:“我最高。”
乙说:“我不是最矮的。”
丙说:“我没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
丁说:“我可能最矮。”
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
这四个人从高到矮的排列是:
甲、乙、丙、丁
乙、丙、甲、丁
乙、甲、丙、丁
甲、乙、丁、丙
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_______。愁苦和畏惧多了,欢乐与_______就少了。
在横线处选填最恰当的词是:
庞大 胆量
可观 轻松
有限 勇气
莫测 勇敢
上午8点,甲、乙两车同时从A站出发开往1000公里外的B站。甲车初始速度为40公里/小时,且在行驶过程中均匀加速,1小时后速度为42公里/小时;乙车初始速度为50公里/小时,且在行驶过程中均匀减速,1小时后速度为48公里/小时。问中午12点前,两车最大距离为多少公里:
8
12.5
16
25
记忆力的改善并不需要求助于神奇的记忆术或昂贵的营养补充剂。一项针对120名老人进行的为期一年的研究表明,坚持每周快走3次、每次持续30到40分钟的老人,在实验结束时,负责记忆与计划关键部位的体积不但没有像预料那样随着衰老而萎缩,反而增长了2%到3%。这意味着将记忆力衰退的进程逆转了1到2年。此外,经常快步行走的老人在空间记忆测试中的得分也要高于运动的对照组。
以下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神奇的记忆术
超强记忆“走”出来
记忆力的改善
记忆力与行走
蔡戈尼效应:指对未完成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工作有较好的记忆效果的现象。1927年由德国心理专家蔡戈尼在记忆实验中发现。
下列属于蔡戈尼效应的是:
妻子为使爱睡懒觉的作曲家丈夫起床,在钢琴上不停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
温故而知新
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情,不管多难,小李都坚持不懈努力完成,从不半途而废
小李看一本书的时候,总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就会针对要不要继续看下去作出取舍
中午12点,甲驾驶汽车从A地到B地办事,行驶1小时,走了总路程的15%。此后甲的速度增加了15公里/小时,又行驶了30分钟,距离B地还有3/4的路程。此后甲的速度如果再增加15公里/小时,问几点能到B地:
16:00
16:30
17:00
17:30
①沙发、仙鹤、球拍、鸡蛋、荷花
②编成生动有趣、夸张荒诞的故事
③死记硬背、枯燥乏味、心烦意乱
④记忆一些并没有逻辑关系的信息
⑤记忆倍加深刻,相对容易被记牢
①④⑤③②
①④②③⑤
④①②③⑤
④①③②⑤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研究十大突破之一是:通过对人和老鼠的研究,科学家提出,记忆力和想象力均植根于人类大脑的海马区,该区是大脑重要的记忆中心。由此推断:
大脑记忆也许能重新梳理过去的经历
大脑记忆也许能产生关于未来的想象
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的重要记忆中心
科学家发现挑战人类智力的记忆程序
以下为现代诗选段:
我知晓,旷野上我尚属大地的一条细流
是当隔的一片“黄竹酒”诞生了我汨汨生命
我自牛尾岭、虎跃头,穿越沙湾臂,莲峰屿,汇上水河,后溯溪流
逶迤百里西出春江米堵,再入后海湾、内伶仃
当你翻阅历史的时候,便掀开了我的奔流履历
该段诗歌描写的河流最可能是:
龙岗河
坪山河
深圳河
盐田河
我∶认识∶你
尔∶就是∶你
他∶喜欢∶她
八∶大于∶六
你∶矮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