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在开始前将氧化汞电极轻轻打磨至表面,去除氧化层或附着物后用蒸馏水清洗,使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后干燥,”的相关试题
101/1000
单选题

下列关于蔬菜大棚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无光的环境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

在有光的环境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氧气含量增加

C

光线逐渐增强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氧气含量增加

D

光线逐渐减弱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逐渐减弱,氧气含量降低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2.9%
易错项:C
知识点:生物部分
来源 【2017-广东-062】 展开解析
材料

2009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EPC)项目投资从2008年的116.70亿元增长到195.32亿元,增长67.37%。2009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417.30亿元增长到587.68亿元,增长40.83%。综合节能投资从2008年的253.20亿元增长到360.37亿元,增长42.33%。按综合节能投资计算,形成年节能能力1757.9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133.85万吨碳。一系列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2003-2009年按综合节能投资计算的节能减排量以及EPC项目投资变化情况见下图:

xingguang

xingguang

102/1000
单选题

按综合节能投资计算,2009年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量比2003年多:

A

1682.37万吨碳

B

1333.85万吨碳

C

1085.12万吨碳

D

667.84万吨碳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0.0%
易错项:B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10-江苏B-153】 展开解析
103/1000
单选题

水凝胶是由聚合物链接成3D网络组成的生物材料。由于这种网络吸水能力强,而且与活性组织的结构相似,因此可用来将细胞输送到缺陷区域以再生缺损的组织。然而,水凝胶的小孔径限制了移植细胞的存活、扩张和新组织的形成,使其不太适合组织再生。如果将水凝胶插入黏土层,形成具有更多孔结构的黏土增强水凝胶,则可更好地促进组织再生。黏土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矿物材料,已成为生物材料领域非常流行的医疗产品的理想添加剂。它具有分层结构,且表面带有负电荷,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送移植细胞是水凝胶的重要功能之一

B

黏土的插入可以扩大水凝胶的小孔直径

C

再生组织对于移植细胞的活性要求非常高

D

黏土增强水凝胶不会限制移植细胞的扩张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6.0%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新疆兵团-040】 展开解析
104/1000
单选题

一项研究发现,新鲜蔬菜分别常温、冷藏放置两天后,亚硝酸盐含量会升高,并不同程度高出国家标准限值,对人的身体会造成轻到重度的中毒情况。对此,研究人员将5种久置的蔬菜用果蔬洗涤剂浸泡5到1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又测试了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显示,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降低,并很快降低到安全值。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久置蔬菜经果蔬洗涤剂清洗后可放心食用。
下面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研究人员的实验结论:

A

5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同

B

果蔬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蔬菜的口感

C

实验中亚硝酸盐含量只是短时间内降低,很快就恢复到超标状态

D

在清水中浸泡20分钟以上也能达到在实验中同样的效果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5.0%
易错项:D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3-河南-078】 展开解析
105/1000
单选题

火山喷发时,大量矿物粒子及颗粒物裹挟烟尘形成蘑菇云,甚至瞬间穿透对流层,进入相对稳定的平流层。其中部分颗粒物很快随风雨降落地面,另一部分以硫化物为主的物质在平流层中长期无法沉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气溶胶,随风在全球范围内均匀扩散,像遮阳伞一样反射太阳光,被称为“阳伞效应”。同时,这些气溶胶颗粒又是形成云层冰晶的凝结核,这导致火山灰波及之处多为阴雨天气。而水汽在向液态、固态水转化的过程中也会吸收大量太阳辐射,这也是为什么在强烈火山喷发活动后,地表会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
这段文字未对哪一现象做出解释:

A

火山灰波及之处多为阴雨天气

B

硫酸盐气溶胶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C

强烈火山喷发活动后地表明显降温

D

硫化物在平流层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3.1%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4-国考副省-040/国考地市-056】 展开解析
106/1000
单选题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些专家建议,应把燃树发电作为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策略。他们认为,树木比煤、天然气更具有“碳中性”,砍树燃树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将会被在原地再次生长的树木吸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

砍树之后及时栽树,新生的树木就会再次吸收空气中的碳,形成稳定的碳循环

B

燃树发电的政策建议一旦实施,可能会导致乱砍乱伐,加剧全球环境生态危机

C

碳循环的计算比较复杂,砍树燃树释放的碳与栽树重新吸收的碳可能并不相等

D

砍树燃树排放的碳要等到新栽树苗长大后才能被完全吸收,时间上存在滞后性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4.8%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8-江苏A-093/江苏B-096/江苏C-094】 展开解析
107/1000
单选题

火星在40亿年前是一个湿润、温暖,且拥有浓厚大气层的星球。其岩石圈、水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地表形成了河流、湖泊和地表沉积物。随着火星内部热活动的快速减弱和大气层的逐渐消失,其地表的液态水也随之消失,气候变得干冷,水动力过程对地表结构塑造的主导地位逐渐被风动力所取代。这种由温湿转变到干冷的气候变化大约持续了数亿年的时间,火星的表面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不再宜居的环境。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A

40亿年前的火星曾有生命且环境宜居

B

如今的火星气候干冷,液态水已不复存在

C

火星表面曾存在与水活动相关的地貌

D

如今不再宜居的环境已经几乎排除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9.8%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2-深圳-079】 展开解析
108/1000
单选题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

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

B

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C

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D

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0%
易错项:A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11-吉林甲级-025/吉林乙级-025】 展开解析
109/1000
单选题

碳中和指国家、地区、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出自己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掉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碳中和的是:

A

通过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利用可再生能源,少用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B

截至2019年度,我国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2%,提前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目标

C

我国将于2060年前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和封存利用等形式吸收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D

2035年前,我国积极推进交通行业和工业减排,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1.6%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2-重庆选调-067】 展开解析
110/1000
单选题

东西伯利亚北极大陆架富含甲烷,当地球处于寒冷期时,这个大陆架成为一个冻结的北极沿岸平原,不向外渗漏甲烷。随着地球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这个大陆架被海水淹没。在深水区,甲烷氧化成二氧化碳,而后钻出海面。在浅水区,大量甲烷没有足够时间氧化,直接逃逸进大气层,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气温。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A

东西伯利亚北极大陆架深水区甲烷的含量高于浅水区

B

最新研究表明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始进入新一轮寒冷期

C

海水深度与甲烷氧化为二氧化碳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D

最新研究表明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并不比二氧化碳大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7.5%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2-915联考-10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