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包括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以下城市不属于“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中主要港口的是:
广州
泉州
宁波
厦门
某园林依中轴线布局,从前到后依次排列着七个庭院,这七个庭院分别以汉字“天”、“地”、“人”、“日”、“月”、“星”、“辰”来命名。已知:
①“天”字庭院不是最前面的庭院。
②“星”字庭院和“辰”字庭院相邻。
③“地”、“人”两庭院间隔的庭院数与“日”、“月”两庭院间隔的庭院数相同。
根据上述信息,“天”字庭院可能是:
第一个庭院
第五个庭院
第四个庭院
第二个庭院
下列饼图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年份中国、美国、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航天器发射数量占比关系的是:
粽子在最早出口时,名称是一段冗长的名词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被许多国家民众所熟知和喜爱,也回归于自己的名字“zongzi”。与其类似,二胡、太极、脸谱、阴阳、麻婆豆腐等带有浓厚“中国风”的事物,也都经历了从意译到音译的循序渐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带有浓厚“中国风”的事物更适宜意译
文化的国际认同从来都是润物无声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文化自信
跨国文化交流,是一张既知己,又知彼的往返票
①认为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
②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飘洋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
③日前,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
④遗憾的是,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
⑤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
⑥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⑥①②⑤④
③①④⑥②⑤
⑥③②⑤①④
⑥②⑤③①④
《史记·夏本纪》载“海岱潍青州”,“海”指海滨,“岱”指泰山,“海岱”即先秦时期的海岱文化区。这一带由于具有特殊而优裕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考古学上,无论是夷夏“东西说”,还是华夏、东夷、苗蛮“三集团”说,都是把海岱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区域看待的。“东方曰夷”,我国古代东方海岱地域的东夷文化,是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之一。海岱地区出土的古陶文符号,诸如文字萌芽阶段的大汶口文化陶文、邹平丁公的龙山文化陶文等,都是石破天惊的重大发现;不仅如此,桓台史家岳石文化阶段出土的甲骨文,甚至比安阳殷墟甲骨文要早300多年。
根据这段文字,海岱文化区受到史学界重视的原因不包括:
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有重大的考古发现
具有独特的文化研究价值
某公司为客户出售货物,收取3%的服务费;代客户购置设备,收取2%的服务费。某客户委托该公司出售自产的某种物品并代为购置新设备。已知公司共收取该客户服务费200元,客户收支恰好平衡,则自产的物品售价是多少:
3880
4080
3920
7960
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外观等方面存在相反的特点,人们在认知到一种事物时会从反面想到另一种事物,这种联想称为对比联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对比联想的是: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下列诗句中提到的鸟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吕坤《社学要略》:“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说明蒙学教育既为识字,也兼为:
见闻知识教育
实用知识教育
义理思想教育
修身出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