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我们今天所共同面对的风险挑战: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________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________;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仍然 出现 激浊扬清
依旧 显现 拨云见日
依然 涌现 沉渣泛起
仍旧 浮现 振臂高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下列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南昌起义,标志着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②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③古田会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制度
④党的十八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⑤党的十九大,把“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写入党章
2项
3项
4项
5项
网络是大家熟知的东西,它为我国建设高效、透明、务实、廉洁的政府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大大节约了行政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及时、准确发布政务信息以便于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政府。
这段话意在强调:
我国政府积极利用各种条件,贯彻落实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我国政府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从经济活动中解放出来
网络技术的广泛利用,减轻了政府负担,但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其目的是吸引世界的目光
“直过民族”是指直接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在云南实行“直接过渡”的主要是景颇、傈僳、独龙、怒、佤、布朗、基诺、德昂8个民族,及部分拉祜、苗、瑶、布依、纳西、阿昌、哈尼、彝、傣、白、藏等共20个民族及尚未确定族属的“克木人”共66万人,他们所居区域被划定为“民族直过区”,政府对他们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政策,使他们跨越若干社会发展阶段,得以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迈步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直过民族”的概念
“直过民族”的特点
政府对“直过民族”的特殊政策
云南“直过民族”的基本状况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范畴的是:
大病医疗保障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流感流行应急预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针对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格律恩对歌德的歪曲进行了批判,提出自己的批评原则。他说,“我们绝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1859年5月18日致斐·拉萨尔信中,恩格斯把这种观点称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美学的观点和史学的观点是最高标准
从美学和历史角度出发的批评被恩格斯称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史学和美学的观点曾被恩格斯称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美学的观点和史学的观点一直被称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大数据时代,正是通过挖掘个人选择偏好、生活轨迹、金融信用等数据,把握社会整体的需求、供给和趋势,进而更好地造福社会。有了大数据,企业可以据此实现颠覆式创新,创造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政府部门可以据此提高治理效能,相关政策可以更好辨证施治。对于个人而言,大数据带来的是更方便、更精准、更有效率。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进步动力之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数据使得统计上显著的相关关系越来越多
大数据日益改变着人类日益普及的网络行为
大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持久有力的竞争优势
大数据将信息从知识的载体进化为智慧的源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蓝天保卫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生态环境安全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也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正确估计了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不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当前,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的现实国情。这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
对上文中的“这”理解最准确的是:
中国的现实国情
人们创造的历史
马克思的原话
政治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