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436亿元,同比增长26.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966亿元,同比增长23.2%。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3554.亿元,同比增长19.3%。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5123亿元,同比增长18.9%;地方项目投资53313亿元,同比增长27.6%。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846亿元、26322亿元和312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5%、26.6%和26.2%。在全社会投资中,从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823亿元,同比增长42.0%;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3546亿元,同比增长7.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957亿元,同比增长19.8%;铁路运输业投资809亿元,同比增长20.4%;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1815亿元,同比增长46.7%;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596亿元,同比增长27.5%;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012亿元,同比增长39.2%。
2007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多少亿元?
46085
48296
54158
58436
据初步测算,2006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259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经济总量继续列全国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6.9%,第三产业增长12.2%。与此同时,鲁、苏、浙、沪也稳定协调发展,其中山东、江苏赶超步伐不减,增速分别高广东0.6个和0.8个百分点。山东完成生产总值21846.71亿元,增长14.7%;江苏完成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增长14.9%;浙江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增长13.6%,分别列全国第二到第四位;上海完成生产总值10297亿元,增长12.0%。在四省一市中,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居中间。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718.57亿元,低于山东工业增加值(11122.76亿元),高于江苏工业增加值(10015.12亿元),鲁、粤、苏分列前三位。浙江工业增加值5655.05亿元,上海工业增加值4456.04亿元。广东工业增长18.3%,增速低于山东(23.6%)、江苏(21.4%),高于浙江(17.1%)和上海(13.4%)。
广东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58.34亿元,增长24.8%;山东实现利润2633.97亿元,增长21.7%;江苏实现利润1901.83亿元,增长37.4%;浙江实现利润1324.55亿元,增长20.6%;上海实现利润1086.7亿元,增长15.7%。
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16.89亿元,增长16.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52.58亿元,增长11.2%。山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714.86亿元,增长19.8%。江苏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473.69亿元,增长20.2%。浙江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28.03亿元,增长13.4%,上海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97.48亿元,增长9.8%。广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落后于江苏和山东,列总量第三位。
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理性,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34.34亿元,增长22.4%。江苏房地产投资1901.01亿元,增长23.0%。山东房地产开发投资1178.71亿元,增长21.0%。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1572.79亿元,增长8.0%。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1275.59亿元,增长2.3%。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低于江苏,增速较高。
2005年山东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为( )亿元:
2633.79
21846.71
7274.51
6955.35
2015年2—12月间,飞机日利用率与上月相比增幅排名第三的月份,客座率增幅在所有月份中排名:
第四
第三
第二
第一
2013年10月,江苏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4月多:
297亿元
308亿元
335亿元
368亿元
2012年全国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451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9%。分地区看,西部地区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400亿元,所占比重为37.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东、中部地区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5479亿元、3633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37.8%和25.0%。
2012年公路建设投资1271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建设投资7238亿元,下降2.5%;国省道改造投资2575亿元,增长5.9%;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145亿元,增长6.7%,新改建农村公路19.5万公里。
2011年东中部地区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
64.0%
37.2%
62.8%
36.0%
2008年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宣布,初步核算,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到或超过10%。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四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增速加快8.4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增加较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增速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加快2.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
我国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快5.4个百分点
快2.1个百分点
慢5.4个百分点
慢2.1个百分点
2015年1—6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4438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5.15%,比1—5月下降0.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2015年1—6月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992亿元,同比增长31.4%;第二产业77298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72148亿元,增长10.9%。
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6464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5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3092亿元,下降7.9%,降幅比1—5月份收窄2.1个百分点:制造业69519亿元,增长10.7%,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853亿元,增长32.8%,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
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201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上升了:
11.4%
17.3%
28.7%
30.7%
T省201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44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人均投资达到27080.41万元,近五年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T省2011年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7221.64亿元,增长30.4%。其中:全年地方基础上为6705.45亿元比上年增长38.7%,中央基础上为516.19亿元比上年下降26.5%。
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7.07亿元,增长1.1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041. 63亿元,增长2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82.94亿元,增长31.7%。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993.39亿元,增长27.1%,增幅低于全部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5.3%。全年民间投资达到5194.25亿元,民间投资的比重达到71.9%,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5461.53亿元,增长48.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5.6%。其中,完成私营企业投资1802.46亿元,增长1.1倍。
全年新建项目完成投资2515.89亿元,同比増长31. 4%,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420.50亿元,增长22.5%;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773.09亿元,增长41.8%。其它投资1512.16 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65.39亿元,增长26.5%。商品房竣工面积1656.17万平方米,下降18.4%;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2364.25万平方米,下降 0.7%。其中,销售住宅面积2060.73万平方米,下降2.1%。
T省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多少亿元:
6000
6500
6200
5711
我国2015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增长10.0%。从各区域看,东部地区投资232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中部地区投资143118亿元,增长15.2%;西部地区投资140416亿元,增长8.7%;东北地区投资40806亿元,下降11.1%。
2015年,东部地区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西部地区投资高:
20.35个百分点
19.43个百分点
16.62个百分点
16.32个百分点
“绿色化学”要求物质回收或循环利用,反应物原子利用率为100%,且全部转化为产物,“三废”必须先处理再排放。下列做法或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焚烧塑料以消除“白色污染”
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