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分子量201 化学式含五种元素 白色结晶粉末 1964-1968年发现”的相关试题
11/1000
单选题

2010年,研究人员在富含砷的沉淀物中发现了一种怪异的生物体,这种被命名为“GFAJ-1”的细菌可以在富砷少磷的试验环境中茁壮生存。研究人员称,这种细菌已经将砷元素取代磷元素的位置,改写了自己的DNA。由此,有人认为生命法则已经被推翻。然而,最近的研究否定了这个结论,虽然这种细菌确实可以存活于2010年实验所描述的环境中,但是当磷元素的数量减少到比当时实验中的数量还要少时,“GFAJ-1”细菌就无法存活,此外,在“GFAJ-1”细菌的DNA中并没有发现砷元素的存在。可见这种喜砷生命的存在同样需要磷元素,只不过需求量极少而已。
文中的“生命法则”是指:

A

DNA是不可能被改写的

B

生命依赖于特定环境

C

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

D

喜砷生命同样需要磷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0.0%
易错项:A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12-联考/福建915-054】 展开解析
12/1000
单选题

关于化学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银质首饰在含硫的温泉中容易变色

B

常温条件下,汞是唯一保持液态的金属

C

通常情况下,火柴盒的侧面涂抹的是白磷

D

沿海地区人群碘的摄入量普遍高于其他地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2.8%
易错项:B
知识点: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来源 【2021-浙江A-017/浙江B-017/浙江C-017】 展开解析
13/1000
单选题

①最早的单质碘便是法国人从海藻中发现的,海藻也是最早的碘生产原料
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碘不足可能会引起甲状腺肿病和地方性克汀病
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纯天然的追求,海藻碘盐越来越受到欢迎
④碘在自然界中比较稀少,但是海洋中的藻类却有较高的含碘量
⑤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⑥因此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食盐强制加碘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⑤⑥③①④

B

③①④⑤②⑥

C

④③①⑤⑥②

D

⑤②⑥④①③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8.6%
易错项:B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6-联考/江西-056】 展开解析
14/1000
单选题

现代化学与炼金(炼丹)的相同点是从分子层面创造新事物,至于创造新元素其实是核物理学家的任务,由他们拿一些回旋加速机把新元素轰出来然后再填到元素周期表中作为化学家的胜利果实。古典炼金术实际上已经有了元素、原子这样的理念,但并不具备理性思维,例如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轻、重、干、湿是基本的物理性质,干而轻的是火,干而重的是土,湿而轻的是气,湿而重的是水,因此,任何物质均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合成的结果,这与目前可知世界的观念显然不同,而同时期其他文明中对物质本质的认识同样也是介于神秘与理性之间。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

现代化学理性思维的起点

B

物理学家如何创造新元素

C

古典炼金术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D

可知世界中关于元素的各种观念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3.0%
易错项:D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6-联考/江西-059】 展开解析
15/1000
单选题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融入了天干地支元素,下列关于天干地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天干和地支的数目相同

B

生肖与地支可以一一对应

C

黄道十二宫以天干命名

D

干支纪年周期为12周年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3-联考/广西-008】 展开解析
16/1000
单选题

对39种食物中是否含有甲、乙、丙三种维生素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含甲的有17种,含乙的有18种,含丙的有15种,含甲、乙的有7种,含甲、丙的有6种,含乙、丙的有9种,三种维生素都不含的有7种,则三种维生素都含的有多少种:

A

4

B

6

C

7

D

9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3.0%
易错项:B
知识点:容斥问题
来源 【2009-北京社招-024】 展开解析
17/1000
单选题

遵循所含微粒性质的不同,化学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又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磷和红磷都是化合物

B

铁矿是单质

C

氯化钠是纯净物

D

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4.2%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0-山东-054】 展开解析
材料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表明,在我国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的74人/平方公里增加了33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2.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了37.8%;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了50.9%,其中人口稀少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18/1000
单选题

从1964年到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每年递增( )。

A

2.1%

B

2.4%

C

2.5%

D

2.6%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6.7%
易错项:B
知识点:年均增长率
来源 【2008-甘肃-120】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19/1000
单选题

2022年我国酱油进口量与“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的年均进口量相差:

A

0.19万吨

B

0.21万吨

C

0.23万吨

D

0.25万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4.9%
易错项:B
知识点:平均值计算
来源 【2024-江苏B-121/江苏C-111】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xingguang

20/1000
单选题

1964年我国总人口数比1953年多:

A

14.8%

B

19.2%

C

10065万人

D

14089万人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5.0%
易错项:C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15-广州-09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