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城镇化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乡村振兴战略
脱贫攻坚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_______,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_______,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迸发 涌动
散发 涌流
迸发 涌流
散发 涌动
当前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要协调好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三次分配这三种分配的关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下列有关三种分配说法正确的是:
在产生次序上可以并行不悖
都要通过转移支付来实现
均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相同
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2020年
2025年
2030年
2035年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要求到________,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2020年
2030年
2035年
2050年
下列不属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措施的是:
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
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
①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
②社会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也是有可能做出突出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领域
③所以,我国社会学者的一大任务,就是探索一条使我国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秩序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④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是激发活力和保持社会秩序,困难之处在于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任务比较艰巨的时期
⑤根据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当城镇化率处于50%上下的时候,是现代化转型最为艰巨的时期
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④①②③⑥⑤
①④⑥②③⑤
⑤②⑥①③④
②④⑤①③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普惠性和公平性
均衡性和可及性
普惠性和公益性
均衡性和广泛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依法治国
人民当家作主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当定义概括不了时,本应修正定义,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这无疑是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指鹿为马
削足适履
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