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使酚酞泥是芬芳的芬分太太阳的太芬太尼”的相关试题
11/1000
单选题

乾隆款绛州澄泥砚的设计非常单一,没有任何一方向新式的琢砚风格靠拢,其仿造的主要是文化昌隆的汉、唐、宋泥质砚的标准款式。而同期乾隆朝内务府制造的大量松花砚则几乎抛弃了这种仿古砚式,极尽所能地去追求甚至创造潮流——高浮雕与浅浮雕配合营造表面,器座堆叠,砚盒设计精巧。如果说,乾隆朝宫作松花砚体现的是清宫在艺术审美领域的无往不胜,那么仿古绛州澄泥砚则意在强调它在技术领域的无所不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乾隆朝制造仿古砚的成就远远超出实用和观赏的目的

B

松花砚代表的新式琢砚风格是乾隆朝造砚的主要潮流

C

乾隆朝的澄泥砚旨在展示当时还原古砚制作的高超技艺

D

乾隆朝宫作砚以追求艺术创造的美感或技术极致而著称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1.3%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2-联考/安徽-034】 展开解析
12/1000
单选题

在整个宇宙中,氢是最常见的元素,现今太阳中大约75%是氢。据此可以推测,太阳系在形成的时候,主要成分也应该是氢元素。随着太阳的形成,太阳系绝大部分物质都集中到了太阳,而在太阳之外,元素发生了分层:靠近太阳的地方,温度很高,只留下了硅、铁、氧等相对较重的元素,这些元素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水星、金星、地球等岩质行星;在逐渐远离太阳的地方,温度降低,这些元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行星的大气成分就以氢为主了,还有一些氦,如木星、土星等;而在太阳系边缘,星体中的重元素已经很少,大多以水冰、甲烷等为主。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

温度对太阳系物质构成的影响

B

氢元素对于太阳系形成的意义

C

太阳系各行星的元素构成情况

D

太阳系中不同元素的分布情况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7.1%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国考地市级-045】 展开解析
13/1000
单选题

内太阳系的岩石行星与外太阳系的气态行星最初的物质构成________。科学家此前认为,由于木星质量大、引力强,可以在一些物质到达内太阳系之前将其________,阻止了内外太阳系物质的混合。但研究表明,木星的成长速度不足以阻止外太阳系物质源源不断流入内太阳系,这意味着内外太阳系行星将拥有________的成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同小异  阻拦  共同

B

相去甚远  消灭  全新

C

千姿百态  捕获  独特

D

大相径庭  吞噬  类似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2.7%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21-国考地市-039/国考副省-034】 展开解析
14/1000
单选题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星光公考星光公考为纬度,星光公考为太阳赤纬。已知小陈的身高为180厘米,他所在地的纬度为43°,当日太阳赤纬为13°。那么,在正午时他的影子长度约为:

A

60厘米

B

90厘米

C

104厘米

D

208厘米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3.0%
易错项:B
知识点:几何问题
来源 【2019-联考/安徽-032】 展开解析
15/1000
单选题

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很多朋友热爱纸质的芬芳,翰墨的留香,也依然有很多人经过岁月的_______后仍坚守着朴实的_______,渴望真诚的交流,欣赏丰富而_______的灵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淘洗    信念    淡定

B

洗礼    理想    平静

C

磨砺    理念    激扬

D

检验    作风    优雅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9.0%
易错项:B
知识点:并列关系,主谓宾关系,轻重
来源 【2009-山东-008】 展开解析
16/1000
单选题

除了创制艳丽的极光之外,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还可能严重损害地球上的重要设施设备。1859年发生的“卡灵顿事件”是有记载的最大一次太阳风暴,当时的极光在全球2/3地区上空均可见,全球电报网络瘫痪,指南针乱转。今天,同等规模的太阳风暴仍有可能严重影响卫星导航、通信服务和供电网络,而现代社会的运转显然离不开这些设备。然而,哪怕是现在最先进的设备——美国宇航局的“先进集成探索者号”飞行器,也只能提前30—60分钟预警即将发生的强太阳风暴。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出,作者的态度是:

A

对强太阳风暴的损害相当恐惧

B

对强太阳风暴的损害非常担忧

C

对强太阳风暴的预警很有信心

D

对强太阳风暴的预警十分失望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6.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重庆下-055】 展开解析
17/1000
单选题

喜剧看似简单,其实最难把握________。表演太浮夸则________,表演太温吞则让喜剧失去光泽。有的人适合演小品、说相声,但并不一定适合演喜剧电影。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分寸  过犹不及

B

标准  适得其反

C

尺度  矫枉过正

D

火候  画蛇添足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8.0%
易错项:D
知识点: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20-山东-014】 展开解析
18/1000
单选题

电影《流浪地球》反映了人类生存与太阳密不可分。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火山的喷发

B

风的形成

C

煤炭的形成

D

植物的生长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7.9%
易错项:B
知识点:生活中的物理常识
来源 【2019-河北县级-015/河北乡镇-015】 展开解析
19/1000
单选题

变色太阳镜的镜片能在太阳光线射来之后变暗,光线减弱后变亮,这是因为:

A

镜片吸收水平偏振光线,使镜片变暗,光线减弱后,水平偏振光增强使镜片变亮

B

镜片有选择地反射部分波段的光线,使镜片变暗,光线减弱后,透射光增加使镜片变亮

C

镜片中的晶体见光分解,吸收光线使镜片变暗,光线变暗时,晶体重新形成,镜片变亮

D

镜片有选择地吸收部分波段的太阳光线,使镜片变暗,光线变暗时,反射光加强,镜片变亮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6.1%
易错项:D
知识点:生活中的物理常识
来源 【2016-重庆下-015/政法干警-103】 展开解析
材料

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坚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埋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对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20/1000
单选题

第2段引用白居易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意在说明:

A

《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

B

写作《离骚》时,屈原年轻气盛,常为是非而不平

C

屈原年轻时也曾常常为世道不公而鸣不平

D

屈原把壮年时期的牢骚与不平表达于《离骚》中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记叙文、传记等
来源 【2011-北京-06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