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作家本名与功率单位瓦特相同 35岁成为全职作家 作品改编影视剧超过10部”的相关试题
11/1000
单选题

甲、乙、丙、丁4人,一人是教师,一人是医生,一人是作家,一人是律师。现已知:①甲的年龄比教师大;②乙和律师的籍贯不同;③丙与作家的籍贯相同;④作家的年龄比乙小;⑤甲与律师来自相同的城市;⑥教师的籍贯与乙相同。
根据以上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作家的年龄比教师大

B

医生与律师的籍贯相同

C

医生的年龄比作家大

D

律师与教师的籍贯不同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9.0%
易错项:D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19-黑龙江边境紧缺-092】 展开解析
12/1000
单选题

作家  之于  作品  相当于(  )之于( 

A

蜜蜂  蜂蜜

B

货币  货物

C

鸡蛋  母鸡

D

园丁  园林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6.9%
易错项:D
知识点:对应关系--其他对应
来源 【2017-江苏B-077】 展开解析
13/1000
单选题

下列关于陕籍作家与其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

杜鹏程:《创业史》

B

路遥:《平凡的世界》

C

贾平凹:《浮躁》

D

陈忠实:《白鹿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0.0%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4-陕西-008】 展开解析
14/1000
单选题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作品全部出自美国作家之手:

A

《悲惨世界》、《了不起的盖茨比》、《百年孤独》

B

《飞鸟集》、《草叶集》、《静静的顿河》

C

《飘》、《红字》、《汤姆叔叔的小屋》

D

《瓦尔登湖》、《海底两万里》、《堂吉诃德》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9.2%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0-联考/甘肃-118】 展开解析
15/1000
单选题

农村衰败,故乡消失,这是近些年媒体人提出的议题。学者的观察,时评人的关注,使得正在发生巨变的农村,被搬入舆论平台的焦点地带,农村话题时常与娱乐话题一起,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词。但在这个长达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内,作家是缺席的。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面向社会发言最好的方式是作品,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作家不能仅仅通过写作虚构作品承担社会责任,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等国外作家,往往会通过行动以及公开演讲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

农村题材在今天缘何不再吃香

B

现代舆论话题中作家的边缘化

C

作家在农村衰败议题中的失语

D

中外作家应对社会事务的不同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7.0%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山东-017】 展开解析
16/1000
单选题

下列四位作家原名与其作品、笔名对应错误的是:

A

李尧棠——《寒夜》——巴金

B

万家宝——《原野》——曹禺

C

舒庆春——《月牙儿》——老舍

D

郭开贞——《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7.1%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1-联考/天津-059】 展开解析
17/1000
单选题

社会发展史表明,和对食物的追求一样,人类对美、对艺术的追求始终未变。如果我们将这种追求称为“艺欲”的话,“艺欲”不会像“食欲”那样在满足后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这种增强_________。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是独自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欣赏一部影视剧或听一场音乐会,也会产生与人交流的内在要求,这种内在要求反过来又会刺激和增强新的文艺需求,此种新需求主要不是重复欣赏某部作品,而是希望欣赏到更加精良的作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推动着文艺需求更多元丰富

B

强化了对人们文艺需求的敏锐感知

C

使文艺更加深刻而广泛地嵌入人们的生活

D

主要表现为希望获得质量更优的文艺作品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2.2%
易错项:A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0-四川下-034】 展开解析
18/1000
单选题

编剧式观影者是指看影视剧不介意被剧透,甚至会提前查询剧情介绍、翻遍各种影评的人。这种观影者追求掌控剧情发展的感觉,不喜欢出乎意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编剧式观影者的是:

A

小王看了一部好的影片后,觉得应该和女朋友一起分享,于是邀请女朋友到电影院观影,还向她介绍了电影的主要内容

B

小杜对任何事情都讲求理性思维,对于电影,他只有在了解了权威评价、剧情内容、画面特征等情况后,才有观赏的冲动

C

小李酷爱悬疑类影片,他喜欢陶醉在烧脑的剧情中,心情随着剧情而起伏,他经常假想自己就是一名侦探,对他人总是投出审视的目光

D

张大爷的老伴退休后整天在家看电视剧,对很多电视剧的剧情都了如指掌,还经常将剧情讲述给张大爷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4.5%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0-国考地市-085/国考副省-094】 展开解析
19/1000
单选题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_______文坛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奖,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一时间,他的作品_______,网上书城的存货被一扫而空,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热潮,莫言很_______,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闻名    风靡全国    不以为然

B

蜚声    洛阳纸贵    不以为意

C

蜚声    倾囊而出    兴味索然

D

闻名    如数家珍    从容不迫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3.0%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2-吉林乙级-014】 展开解析
20/1000
单选题

假如影视剧场景中出现下列作物,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水浒传》里宋江和公孙胜在玉米地里斗剑

B

《包青天》里包拯吃农户刚收获的白薯

C

《苏东坡》里苏轼用辣椒做东坡肉

D

《关云长》里关羽吃味道甘甜的葡萄

正确答案:D
正确率:29.0%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9-山东-03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