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科院植物所2020植物学考研真题名词解释第七题”的相关试题
831/1000
单选题

某次知识竞赛的决赛有3人参加,共有12道题。规则为每题由1人以抢答方式答题,其余2人不作答。每道题正确得8分,错误扣10分。如所有人均回答了问题,且得分均为正数,则3人得分之和的最小值:

A

低于10分

B

在10~15分之间

C

在16~20分之间

D

高于20分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5.0%
易错项:B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19-北京-084】 展开解析
832/1000
单选题

根据图例和数字表回答下题:


数字表中第5列第2行对应的符号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
正确率:统计中%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字符替换
来源 【2012-江苏B-052】 展开解析
材料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底,我国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61家,从业人员32867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6252人,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的4.5%,占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8%,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97人。

2011年底,乡镇卫生院37295家,从业人员116599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81227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5.8%,占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2.1%。农村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18人。

833/1000
单选题

2011年底,乡镇卫生院从业人员约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业人员的(   )倍。

A

1.5

B

2.5

C

3.5

D

4.5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6.4%
易错项:B
知识点:现期倍数比值
来源 【2014-广东乡镇-087】 展开解析
834/1000
单选题

亚当·斯密是一个经常被引用_______很少被认真阅读的思想家,_______亚当·斯密在大学的“真正身份”是讲授逻辑、修辞学、法理学的道德哲学教授,_______他也同时被视为经济学的鼻祖和自由主义的典范。
上面划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A

却    虽然    但

B

但    因为    所以

C

而    虽然    但

D

而    因为    所以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5.8%
易错项:C
知识点:转折关系
来源 【2009-福建春季-042】 展开解析
835/1000
单选题

肉食悖论指的是,一些人喜欢吃肉,但不能联想到提供肉的动物死去的场景。研究者发现,人们通过一种被称为“语言伪装”的方法,让有感觉的生灵与潜在的食物来源之间的关联变得更模糊,以此来消除这种认知失调。例如,我们提到肉时不直接说动物的名称,英语里把猪肉叫做pork,牛肉叫做beef,或者叫培根什么的。而18世纪的日本,由于当时的幕府禁止人们吃兽肉,偷吃肉的人以植物名称代指肉类,把马肉称为樱肉,把鹿肉称为红叶,把野猪肉称为牡丹。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语言伪装”是人类自欺欺人的表现

B

日本人对植物的热爱超过动物

C

文化因素是消解肉食悖论的关键

D

“语言伪装”有助于克服认知失调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1.4%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广州324-019】 展开解析
836/1000
单选题

丝绸之路连通了亚洲各国,各种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互通有无、携手前行,饮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人类从荒昧走向文明,学会驯化动植物是成因之一;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则在于这种技艺的传播与改进。原产于西南亚的小麦和大麦沿东西向传播,支撑起亚欧非无数个古典文明;诞生于中国的稻米,至今仍哺育着世界近一半的人口;现在餐桌上常见的玉米、大豆、马铃薯、西红柿、黄瓜等,都是从初始的驯化地沿着贸易路线最终遍布全球的。换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饮食的发展史与文明的发展史有着相同的脉络

B

亚洲人民在饮食文明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C

世界各地的饮食中镌刻着文明的印记

D

美食将亚洲乃至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7.9%
易错项:C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2-四川上-037】 展开解析
837/1000
单选题

2020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它承载了许多重大历史记忆,也将开启更加美好的国家未来。下列历史时点不属于2020年度记忆的是:

A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40周年

B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

C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5.0%
易错项:D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20-深圳Ⅰ-001/深圳Ⅱ-001】 展开解析
材料

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陶器。这些创造发明,无疑应归功于妇女,因为在性别分工的基础上,妇女是家里的主人,必然首先从事这些活动。这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一定的残余,例如云南傣族和台湾高山族的制陶都由妇女来承担,而男子仅从事挖土、运土等辅助性劳动或甚至根本不参与其事。但在有些少数民族中已开始有所变化,如云南佤族和台湾耶美族中,制陶已成为男子专有的职业,妇女则降为辅助性劳动。这些现象提供了陶器出现之后,有关男女分工的变化和社会分工发展等方面的有用资料。此外,上述少数民族制陶工艺方面的发展过程是:从泥条盘筑到慢轮修整,从露天平地堆烧到棚内平地封泥烧制,这正代表了由手制向轮制过渡的早期形态,由无窑向有窑过渡的初级形式,这些都为探讨原始制陶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详细地说明我国陶器的起源,目前尚感资料不足。不过最近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出土的陶器都比较原始,据碳十四断代,其年代为公元前五六千年以前,是华北新石器时代已知的最早遗存。这些发现不仅有利于探索陶器的起源问题,同时还揭示了正是在这些遗存的基础上,才发展成为后来广泛分布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到阶级社会的商周文明,它们在制陶工艺和器形的发展上,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此外,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广西桂林甄皮岩的陶器也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其碳十四断代也在公元前四五千年以前,同样属于新石器时代较早的遗存,它们同后来华南地区的陶器发展也有着直接联系。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可能分布着更多的早期陶器的遗存,在不断发展和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整体,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瓷和瓷器,成为我国特有的创造发明,并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838/1000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符合本文对妇女从事制陶的解释?

A

是陶器在我国起源的标志

B

证明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出现

C

是妇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一种印证

D

是造成了原始社会性别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原因

正确答案:C
正确率:0.0%
易错项:A
知识点:记叙文、传记等
来源 【2010-贵州-041】 展开解析
839/1000
单选题

对下列各组词语划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合)力同心,英勇绝(同类),鼓足干(精神),置若(没有)闻

B

引以为(荣誉),运(谋划)帷幄,同仇敌(愤慨),(通晓)权达变

C

尾大不(摆动),电(避开)雷鸣,步履蹒(从容),远见(高超)识

D

屡见不(极少),休(忧愁)与共,于心不(残忍),(招引)人注目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病句、歧义句
来源 【2009-云南-021】 展开解析
840/1000
单选题

过去100多年来,围绕达尔文进化论是否正确的争论从未停歇。不断涌现的科学事实在弥补达尔文当年未曾发现的“缺失环节”的同时,也在检验着达尔文进化论的预测能力。例如,2004年在加拿大发现的“提克塔利克鱼”化石揭示了从鱼类(鳍)到陆生动物(腿)之间的过渡状态,被公认是“种系渐变论”的一个极好例证。当然,达尔文进化论并非完美无缺,它确实存在“可证伪”之处。以自然选择理论为例,它在孟德尔遗传学建立之初就受到了强烈挑战,但各种不能用自然选择理论简单解释的新证据最终还是拓展了人们对进化动力和机制的认识,而不是摒弃该理论。
这段文字以自然选择理论受到孟德尔遗传学挑战为例,目的是:

A

说明达尔文进化论具有可证伪性

B

证明达尔文进化论具有预测能力

C

提出“种系渐变论”的事实例证

D

加深人们对生物进化机制的认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5.1%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国考地市-048/国考副省-04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