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科院植物所2020植物学考研真题名词解释第七题”的相关试题
171/1000
单选题

研究人员发现,与现生树木相比,古老的枝蕨类植物的茎干结构和生长方式明显不同。现生常见树木中,起到支撑和运输作用的组织维管束往往呈一个单一的整体。它通过不断的次生生长,让树木茎干加粗,并产生年轮。而在泥盆纪的枝蕨类植物中,至少存在数十个互相独立、交织成网状的维管束系统。它们总体呈圆柱形,与其他疏导组织构成立体化的网格系统,在这套维管束构成的网格系统中,每个单一的维管束均可以加粗生长,产生生长轮,同时又通过彼此分裂、增生,不断扩大维管束系统,从而实现植物整体的加粗。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揭秘古老植物如何生长

B

树木的漫长进化过程

C

教你如何看年轮知树龄

D

一眼识别枝蕨类植物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8.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浙江A-053/浙江B-113】 展开解析
172/1000
单选题

①为了储存足够的水分,多肉植物的根、茎、叶部进化成富有大量浆液的组织
②多肉植物来自高山、沙漠等气候干燥的环境
③不用太多浇水和打理,它们就能存活
④以帮助它们在干旱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得以生存
⑤因此,它们非常适合室内种植
⑥它们有特别的代谢方式,它们会在夜间吸收xingguang,产生苹果酸,白天放出xingguang,进行光合作用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②①④③⑥⑤

B

②③①④⑥⑤

C

①④⑥②③⑤

D

①⑥②③⑤④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3.4%
易错项:B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4-浙江A-018/浙江B-018】 展开解析
173/1000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水生态修复保护工作。生态塘是包含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一种水生态修复方式。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狐尾藻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是因其可吸收氮磷

B

可以用生石灰对生态塘沿岸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C

池塘中的水体出现黑臭时可通过种植芦苇等植物进行改善

D

生态塘中的青鱼等肉食性鱼类主要在池塘上层水体活动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8.7%
易错项:B
知识点:生物医学常识
来源 【2023-国考行政执法-015/国考市地-015】 展开解析
174/1000
单选题

研究者受萤火虫的启发,用合成生物技术将荧光基因重组到一种农杆菌中,利用与其一种名为拟南芥的微小植物传递DNA,来培育发光的拟南芥。他们认为如果这项技术应用在树木上,将会使未来的树木发光,并作为路灯使用,这将极大地节约能源。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研究者将荧光基因重组到一种农杆菌中,利用其与树木传递DNA,但这种细菌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寿命

B

拟南芥能够很好地与农杆菌中的荧光基因融合,但一般的树木难以与这种基因结合

C

这种利用生物技术实现的廉价光源非常节能,据分析其产生的能量比电池更加密集

D

繁华街道中由于车辆密集,这种发光植物很难显现出来,只有在林荫小道中才能发挥照明作用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0.0%
易错项:D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4-青海-098】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175/1000
单选题

下列时间段中,哪个时间段内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年均增速最慢:

A

2005—2010年

B

2006—2011年

C

2007—2012年

D

2008—2013年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1.7%
易错项:A
知识点:年均增长率
来源 【2016-北京-117】 展开解析
176/1000
单选题

或许是深受农业文明影响的缘故,中国古典艺术始终缠绕着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林徽因说:“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我们都会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所谓“蒹葭”,就是我们熟悉的芦苇。《诗经》里的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参差荇菜”“南有乔木”“桃之夭夭”“彼黍离离”,这先秦时代的民歌,几乎首首离不开植物,一风一雨、一稼一穑,遍布着草木的声息,以至于《诗经》里的植物花卉,也成为一门学问,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

中国古典艺术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

B

花草植物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元素

C

先秦民歌以花草植物为最主要的描写对象

D

《诗经》为古代学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2%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四川上-038】 展开解析
177/1000
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所描写活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描写的是射箭

B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描写的是捉迷藏

C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描写的是弹琵琶

D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下象棋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2.9%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9-江苏A-011/江苏C-010/江苏B-011】 展开解析
178/1000
单选题

云南地处世界两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界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云南迅速过渡到低海拔的马来半岛。云南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南北走向,热带动植物随着北上的是湿热空气,一直深入到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云南在4%的国土面积上拥有全国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和80%以上的植被类型。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云南的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B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很突出

C

云南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D

云南的气候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6.9%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国考-055】 展开解析
179/1000
单选题

远古巨型食草动物灭绝是否影响了植物的进化历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德国研究团队分析了远古巨型食草动物化石和棕榈树,他们发现即使在恐龙这样的巨型食草动物灭绝之后,大果实棕榈树也很普遍,这说明体型较小的食草动物也可能吃较大果实,并通过它们的排泄物传播种子。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研究结果可以反驳之前关于植物和食草动物关系的科学假设。
之前的科学假设最有可能是:

A

在巨型食草动物灭绝之后,大果实棕榈树显著减少

B

体型较小的食草动物只会吃小果实棕榈树的小果实

C

大果实棕榈树完全依赖巨型食草动物进行种子传播

D

小果实棕榈树在巨型食草动物灭绝之后迅速繁衍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9.3%
易错项:B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23-湖北选调-086】 展开解析
180/1000
单选题

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物引起的,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环境不良、营养元素不足等非生物因素造成的病害,由于没有病原物的侵袭,所以不会在植物间相互传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①需要微酸性生长环境的杜鹃花,种植在偏碱性土壤中,叶片会黄化
②植株浇水过多,盆土积水后,由于植株根系缺氧,会导致植株萎蔫
③除草剂使用不当会引起西瓜苗嫩叶黄化,叶片枯焦,植株萎缩
④灰葡萄孢真菌会引起番茄灰霉病,发病后造成番茄大量烂果

A

仅①②③

B

仅②③④

C

仅①④

D

仅①②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1.3%
易错项:D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3-国考市地-087/国考副省-08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