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文箴言两章内容空行数”的相关试题
151/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所描述的内容与其涉及的地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坐地日行八万里——地球自转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月球自转

C

月有阴晴圆缺——月球绕地球公转

D

银汉横空天下秋——地球绕太阳公转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7.6%
易错项:D
知识点:世界地理
来源 【2018-江苏A-010/江苏B-011】 展开解析
材料

大国崛起不是民族性口号和单一的感情,文化创新和可持续输出是它的重要软实力地基。

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将整个社会资木分成三个资本。经济资本、文化和象征资本。就“经济资本”而言。如今,中国在落入低谷后已经走上了复苏之路。这种复苏使得中国的身份变得空前复杂,关键问题不在于我们的科技经济军事崛起,而在于我们的文化身份不清。这就说明中国“文化资本”还不丰厚,需积极进行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的积累和创新,通过经济崛起与文化创新共同年升中国新世纪大国地位。

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格局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爱方文化丧失自已的声音,只能沧为方现代性的边缘或附庙。中国在古今西,四个维度之间【①】,人们方而在忘记中国自向有传统,一方面对方这一他者总是【②】。向西方学习并没有获得西方文化的内在特性,反而往往通过西方抹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没有文化有凝聚力,文化身份【③】就将出现问题,在经济起飞后,全盘西化之中还有什么能够代表东方?如果我们没意识到本文有重要性那么崛起速度越快,文化则越弱。

文化要去“化”,国家冲突要去“解”,当代思想战略要去“行”。然而,在大众媒体的炒作中,今天满地的“文化侏儒”和消费享乐主义者,少有能够担当“天下”的大气象者。这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新一轮文化竞争中有可能处在不利的地位。事实上,文化殖民、语言殖民、精神生态失衡是当代最大的文化病症,这种病症造成了国人的文化自卑主义和文化失败主义情结。这一局面必须加以改观,否则文化软实力竞争就落不到实处。

中国文化正在成为国际上受尊重的文化实体,并由东方向西方传播而成为人类新的文化感受方式。我们必须思考人类的未来是否可以将东西文化中精神相通打素整合起来。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消除文化误读,发现差导性文化之间的的心灵相似,拿出巨大的心智和勇气着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精神生态问题,让人类走向新世纪绿色生态的自然和社会。

守正创新是新世纪中国崛起的文化战略。新世纪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走出去”而成为人类的和世界的。

152/1000
单选题

下面对文内容的表述,完全符合文的一项是:

A

文化创新是提升中国新世纪大国地位的关键

B

中国崛起的速度凸显了文化的软弱

C

缺少心怀天下的“雄才”,使得中国在新一轮文化竞争中处在不利的地位

D

解决人类面临的精神生态失衡问题,必须着力寻找不同文化的精神共通性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10-北京-054】 展开解析
材料

在中国古代传统科学技术中,最能充分体现传统系统思维特色的就是中医学。中医学一开始就将人视为天地人大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将人体自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成是与天地自然相感应的小环境、小宇宙,这是符合人体生命实质的。西方将人看成是机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开创者拉美特里即明确提出“人是机器”。西医学以原子论、还原论为思维方法,中医学以元气论、整体论为思维方法。在谈到中医的思维方式时,美国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卡普也认为:“中医把身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概念,显然比古典的笛卡尔模式更加接近现代系统方法。”

从科学角度看,中医学虽然不是现代科学,但却是一种传统科学。科学的形态应该是多样的,既有传统科学形态,也有现代科学形态。中医学不是那种建立在结构论、形态论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却是一种建立在生成论、功能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中医学不是公理论、原型论科学,而是模型论科学。应该注意的是,科学的形态不等于科学性,中医学不是现代科学,但不等于中医学不科学。

中医学能够发展延续至今,正是把握住了人与外在环境密切相联系的规律,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出发,整体、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揭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保护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存质量。中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保护人,以德为先,治病的同时将人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注重人文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将治病与医人融洽地结合起来,德术并重,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巧妙结合。在西方工具理性的科学之外,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科学范式的典型:“气—阴阳—五行”思维及理论工具,迥异于西方科学,为科学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注脚。可以说,中医学为人类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另一个不竭的源泉,丰富了人类思维的宝库,将为未来世界科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西方科学家积极地从中国传统思维中寻找创造灵感的时候,当中医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的时候,当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精神动力和支柱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中医科学不仅不应_______________、全盘否定,相反,应当积极地发掘其中的优秀成分。

153/1000
单选题

根据文内容,以下关于中医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医学比较符合西方现代系统方法

B

中医为当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C

就科学形态看中医学不是现代科学

D

中医学能融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13-江苏B-068】 展开解析
材料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154/1000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

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B

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

C

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量

D

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47】 展开解析
155/1000
单选题

政务公开是指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分类进行公开,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进行查询、监督。
下列不属于政务公开的是:

A

D部门在门户网站建立公共政务服务信息库,进行网上咨询

B

L县对人员考录、年度考核、表彰奖励等事项实行社会公示制

C

X村通过政务公开栏展示企业项目承包情况和村现金收付表

D

K市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准确及时地发布春耕春播信息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7%
易错项:C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3-河北-065】 展开解析
156/1000
单选题

下列中国历史上的变法与其内容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商鞅变法——实行郡县制

B

王安石变法——颁行保甲法

C

张居正变法——推行青苗法

D

戊戌变法——开办京师大学堂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0.0%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7-四川上-005/黑龙江公检法-005】 展开解析
157/1000
单选题

在视频网站行业,每一个视频内容获得多少点击量________,行业也会根据视频内容带来的流量分配收益,但在线音乐平台并不公开这些数据,这就导致大家很难按照音乐作品真正带来的价值来分配收益。数据________才能令音乐行业得以变革,也会促进优秀音乐内容的生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了如指掌  精准化

B

显而易见  可视化

C

不言而喻  公开化

D

一清二楚  透明化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7.5%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20-浙江A-023/浙江B-028】 展开解析
材料

(一)我们想把思想作成条理系统,也很不容易。写的时候,有时觉得千头万绪,纷如乱麻,不知怎样才能理出一个纲领来;有时思潮汹涌,争先恐后地要一齐倾泻纸上,不知先写哪一句为是;有时思想主旨,有似断了络索的井底银瓶,再也钓它不起;有时找不到中心点,像人入太空,失去了重量,轻飘飘地没法落脚苦思良久,好容易思想上了轨道了,又好容易能顺利写下去了,又好容易一篇文脱稿了。自己再来读读:这一句话意又过于晦涩,应涂去另找显豁些的。那一句又重复了,爽性给删了去。这一段文字应该放在后面或中间,才不致显得脚轻头重,那么来移置一下吧。那一段文字好像是孤立的,与全篇不能连贯,还要加上几句,或点窜一下,文的脉络才得贯通,删改了又删改,琢磨了又琢磨,虽不能臻于“毫发无遗憾”之境,大体上总算可以见人了,这才誊清以为定本。

(二)写过以后,自觉平日游积脑中的思想,借笔墨的疏导,竟变成了一股活泼的泉源,未成形的思想,居然取得五官百骸,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婴儿其轻松愉快,必有不可胜言者。

158/1000
单选题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描述的是写作中的()的过程。

A

确立主题

B

谋篇布局

C

语言表达

D

确定详略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11-上海(A类)-019/上海(B类)-079】 展开解析
材料

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是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头戏之一。不过,新部门尚未正式“揭开________”,朋友圈里的一张图片倒是为这个部门________了一把。看着照片里的“文化和旅游部”,很多网友________:“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网友的感叹很有道理,诗属于文化范畴,而旅游总是关于远方的。其实,这并不仅仅是文字游戏,也寄托了人们对这个新成立部门的希望、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旅游和文化越来越接近了,或者说它已经成为广义文化的一部分。诗和远方在一起,美好的灵魂和美好的地方在一起,这就注定了这个部门的职责和人们正在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息息相关。

“诗和远方在一起”的蕴涵是惬意的,但是文化和旅游部处处关系着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与感知,注定不会是清闲的。中国的文化、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一个庞大的体量,而且未来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而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解决不少棘手的问题。比如,很多人怀着一腔诗意去了远方,却被远方旅游景区的宰客以及种种糟糕的体验败尽兴致。这就是“怀着诗意去远方,远方却让你没诗意”。

······ 

此前,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各司其职,如今在一块“新的牌子”下聚合,意味着一种重新出发。“诗和远方”是人们的美好祝愿、美好期待,而要实现“诗意”地抵达,却需要风雨兼程。

159/1000
单选题

下列陈述与第二段内容无关的一项是:

A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旅游的文化属性日益突出

B

“诗和远方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C

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新部门”的责任

D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以来我国文化旅游在持续升温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7%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吉林甲-057】 展开解析
160/1000
单选题

按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可将其分为:

A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B

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C

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

D

成文法律关系和习惯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法理学
来源 【2012-深圳-00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