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说:“法律有一部分是为有美德的人制定的,如果他们愿意和平善良地生活,那么法律可以教会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要遵循的准则;法律也有一部分是为那些不接受教诲的人制定的,这些人顽固不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他们摆脱罪恶。”
这段话所阐述的法律的规范作用是:
教育作用 保障作用
指引作用 保障作用
教育作用 强制作用
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
花园有东西两个区,已知:
(1)玫瑰都种植在东区;
(2)西区是牡丹园,种植的是各色牡丹;
(3)花园中的牡丹有许多名贵品种,但是没有黑色的;
(4)珍稀品种都是玫瑰。
根据以上陈述,关于该花园中的花卉,下列哪项必然为假:
西区牡丹中有珍稀品种
玫瑰没有名贵品种
东区有许多名贵品种
玫瑰有许多珍稀品种
为什么欧美人和亚洲人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前者倾向于个人主义,并且惯于以分析的方式推理,而后者绝大多数呈现出一种集体主义,并且习惯从整体角度思维?
这是个宏大的问题,人们曾从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甚至基因中寻找答案。
今天,托马斯•塔尔海姆,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一名社会心理学博士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这些彼此差别的文化,部分来源于滋养它们的谷物:从新石器时代起,小麦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和水稻种植在东亚和东南亚的盛行,可能持续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并且在两种情况中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认知过程。
以水稻种植为例,它要求农民之间通力合作。巴黎高等农艺科学学院农业系的奥利维耶解释说:“水从上游的田地流向下游的田地,因此农民之间首先要就水流的管理达成一致,以避免这家排水涝了那家的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合作的需要就会促进该地区集体主义价值的增长。“当人们需要别人帮他获得‘每日的面包’时,就必须更多地关注别人,并且学着妥协。”美国密歇根大学文化心理学研究者理查德•尼斯贝特总结说。
相反,小麦文化从2000多年前起就引入了畜力辅助耕种,并不太需要耕作者彼此间这样的合作。于是这种农业方式允许更为个人主义的价值萌芽,并且随着时间流逝,超越个人的农业行为,发展成为文化准则,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
这些相对立的价值接下来导引出欧美人与亚洲人之间的第二项区别,这一次涉及到思维方式。
欧美人这边,个人主义助长了分析的思考方式:将属性归于物体,以便将它们从背景中整理出来,分门别类。而东亚这边,集体主义推进了更为整体的思考方式的发展,也就是说,“围绕关系而非类别、围绕系统而非物体组织起来的一种思考方式,表现出对背景的更多关注”,理查德•尼斯贝特描述道。
一个社会的个人主义文化,和身处其中的个体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有何联系?“如果有人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他是这个背景中相互依赖的元素之一,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观察周遭的物体和事件。”黑兹尔和北山忍于1991年在《心理学研究》上解释道。与之相对,个人主义倾向于发展出另一种思维方式,将物体独立于环境,强调其专有属性。
这个理论再次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摆在我们面前。因为正是自然决定了粮食作物,乃至我们的思想。一如稻米和小麦,人类心灵也是大地的果实。
最后一段写道“一如稻米和小麦,人类心灵也是大地的果实”,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稻米和小麦比作人类心灵
这句话将人类心灵与粮食做类比,揭示人类心灵的某些东西
这句话将人类文化心理与自然相联系,深化文章主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的心智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
小刘每连续3天去健身房休息1天,而小张每连续2天去健身房休息3天。今年5月,有11天小张和小刘两人都去了健身房。问以下哪天两人一定都去了健身房?
5月2日
5月4日
5月8日
5月11日
有A、B两瓶混合液,A瓶中水、油、醋的比例为3:8:5,B瓶中水、油、醋的比例为1:2:3,将A、B两瓶混合液倒在一起后,得到的混合液中水、油、醋的比例可能为:
4:5:2
2:3:5
3:7:7
1:3:1
某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班共有多少人:
177
176
266
265
有四个同样大小、质量相等的空心球,他们分别由铁、铝、铜、铅制成。则四个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铁球
铝球
铜球
铅球
工匠师傅甲擅长制作工艺品A,师傅乙擅长制作工艺品B,当有制作A任务时甲只制作A,有制作B任务时,乙只制作B。两人8周可以制作一车工艺品A,如由乙单独完成则需40周。两人60天可制作一车工艺品B,如由甲单独完成则需30周,现需要制作A、B各占一半的一车工艺品,问两位师傅共同完成需要多少天?
40
45
50
55
在历史使命的_______下,唯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指引
召唤
指导
召集
“点击此处设为首页”,这句提示在2000年的时候遍布各个网站。不论中文网站还是英文网站,都会习惯性地在右上角添加上这么一条,生怕电脑白丁们不知道如何设置首页。可2005年之后,这种“善意”的提示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就如同一份报纸省略掉了自己的征订热线一样,大网站们不再过分热情地推荐首页设置。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网页形式变迁的原因
首页设置的提醒并非善意
如何避免网络陷阱
网络行为更具跟风的特点
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