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文圣经箴言部分有两章有空行”的相关试题
241/1000
单选题

甲科室有4人,男性比女性少2人;乙科室有5人,女性比男性少1人。有一项工作,需要从两个科室各抽调一人完成,那么抽调出的人是同性别的概率是:

A

星光公考

B

星光公考

C

星光公考

D

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3.2%
易错项:D
知识点:概率问题
来源 【2014-新疆兵团-063】 展开解析
242/1000
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将一根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当把蜡烛露出水面以上的部分截掉后,则剩余部分将:

xingguang

A

重新露出水面

B

不会露出水面

C

会下沉    

D

静止不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2.4%
易错项:C
知识点:力学
来源 【2015-广东乡镇-085】 展开解析
243/1000
单选题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恩格斯曾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到,马克思有两大理论贡献。
这两大理论贡献是:

A

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B

唯物史观和空想社会主义

C

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8.0%
易错项: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来源 【2019-北京-006】 展开解析
材料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_______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_______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

244/1000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是:

A

历史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

B

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

C

历史地理学在我国形成、发展的过程

D

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正确答案:C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江苏A-015】 展开解析
材料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_______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_______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

245/1000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与文中论述“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的理由不符的一项是:

A

称为学科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

B

沿革地理的成果主要为其他学科注释检索之用

C

历史地理学注重寻求地理现象变化发展的原因

D

历代从事沿革地理研究的人并非专职研究人员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5-江苏A-014】 展开解析
246/1000
单选题

抽奖箱子里剩下8张奖券,其中5张有奖,3张无奖,小王有两次抽奖机会,他不放回地依次抽取两张奖券,则这两张奖券中一张有奖一张无奖的概率是:

A

星光公考

B

星光公考

C

星光公考

D

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7.2%
易错项:C
知识点:概率问题
来源 【2019-吉林甲-095】 展开解析
247/1000
单选题

某小区有40%的住户订阅日报,有15%的住户同时订阅日报和时报,有75%的住户至少订阅两种报纸中的一种,问订阅时报的比例至少为多少:

A

35%

B

50%

C

55%

D

60%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7.8%
易错项:A
知识点:容斥问题
来源 【2014-浙江A-059/浙江B-054】 展开解析
材料

2003年,全国普遍呈现经济增速加快的势头,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华东表现的更加明显。从上半年的GDP增速看,浙江实现GDP41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第二季度增幅比第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除山东经济继续快于一季度外,其他地区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华东各省市仍不同程度地比去年同期增速加快。

从生产供给角度分析,华东各省市均具有农业低速增长,工业快速增长,第三产业比较快增长的特点。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华东各省市均高于全国16.5%的水平,其中上海最高为23.9%,福建为23.4%,浙江为22%,居第三。除安徽增速低于20%外,其他省份增速基本接近。与全国趋势相同,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1-8月,全国重工业增加值增速比轻工业快4.4个百分点,沪、苏、鲁、浙、闽、皖、赣重工业增速分别比轻工业快10.9、9.2、5.8、6.2、7.4、2.7、0.6个百分点。这与全国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拉动有一定的关联。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增幅均超过30%。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江苏、山东较高,分别达到13.1%和13.7%,其余省市基本在10%左右。投资增速普遍较高,浙江近年来45.5%的国有及其他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增速在华东也不算高,苏、鲁、皖、赣四省增幅超过60%,山东达到70.7%,最低的上海也达到23.7%。出口增速上海最高,达52.2%,苏、浙、赣超过40%,其余省份均超过20%。

此外,电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浙江、上海、江苏更为突出。还有应收帐款和产存品库存两项资金占用部分地区存在过快增长的情况,其中浙江的情况最为严重。

248/1000
单选题

下列对浙江经济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浙江经济继续在华东保持领先

B

浙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比较好

C

浙江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剧资源供求矛盾

D

从江苏、上海送电将成为浙江缓解能源紧张状况的主要途径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8.9%
易错项:C
知识点:正误判断
来源 【2008-内蒙古-120】 展开解析
材料

2003年,全国普遍呈现经济增速加快的势头,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华东表现的更加明显。从上半年的GDP增速看,浙江实现GDP41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第二季度增幅比第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除山东经济继续快于一季度外,其他地区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华东各省市仍不同程度地比去年同期增速加快。

从生产供给角度分析,华东各省市均具有农业低速增长,工业快速增长,第三产业比较快增长的特点。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华东各省市均高于全国16.5%的水平,其中上海最高为23.9%,福建为23.4%,浙江为22%,居第三。除安徽增速低于20%外,其他省份增速基本接近。与全国趋势相同,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1-8月,全国重工业增加值增速比轻工业快4.4个百分点,沪、苏、鲁、浙、闽、皖、赣重工业增速分别比轻工业快10.9、9.2、5.8、6.2、7.4、2.7、0.6个百分点。这与全国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拉动有一定的关联。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增幅均超过30%。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江苏、山东较高,分别达到13.1%和13.7%,其余省市基本在10%左右。投资增速普遍较高,浙江近年来45.5%的国有及其他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增速在华东也不算高,苏、鲁、皖、赣四省增幅超过60%,山东达到70.7%,最低的上海也达到23.7%。出口增速上海最高,达52.2%,苏、浙、赣超过40%,其余省份均超过20%。

此外,电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浙江、上海、江苏更为突出。还有应收帐款和产存品库存两项资金占用部分地区存在过快增长的情况,其中浙江的情况最为严重。

249/1000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对2003年1-8月华东六省一市经济运行情况的描述不妥:

A

经济处于明显的上升状态

B

第一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C

投资增速普遍提高

D

出口增速上海最高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正误判断
来源 【2008-内蒙古-119】 展开解析
250/1000
单选题

述补短语是由述语和补语前后两部分组成的,补语用于补充说明述语的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和时间等;述宾短语是由述语和宾语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宾语是述语所表示的动作或现象所支配或关涉到的对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述补短语的是:

A

力度刚好

B

打开电脑

C

反映强烈

D

大江东去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5.5%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4-浙江A-083/浙江B-081/浙江C-07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