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文名 玉米 作品 作者 1964”的相关试题
941/1000
单选题

高阶人工智能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电影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例如,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攻占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还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很难超越人类

B

应理性看待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C

媒体在宣传人工智能时应客观科学

D

人工智能的发展应与科普宣传同步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3.4%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四川下-031】 展开解析
942/1000
单选题

用不了几十年,人工智能就会超越多种人类自认独有的能力。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也许我们需要“非理性”地应对。计算机占领了曾专属于人类的工作——那些需要知识、策略甚至创造力的工作。在这种“劳动分工”之下,我们应把人类的工作定位在与机器互补,而非与之相抗衡上。重视机器带来的挑战,意味着我们需要作出改变,刻不容缓。同时,相信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价值,即使机器超越人类,我们仍拥有地球上最具创造力的脑袋,里面装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深沉复杂的情感。
下列哪一说法与作者的观点不相符:

A

人类应该及时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B

人类的创造力不会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

C

人类的知识是与人工智能相抗衡的基础

D

人类与人工智能可在不同领域实现互补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1.0%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3-浙江A-050/浙江B-030/浙江C-080】 展开解析
943/1000
单选题

2012年,“新子学”一经提出,学界即展开了大范围的讨论。“新子学”当然意味着诸子学的新发展,亦即“新的诸子学”,同时也包含“新诸子之学”。二者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存在着相生共促的密切关联。没有新的思想体系的建构,即无所谓“新子学”,诸子学也会失去方向;同样,没有深入的诸子学研究,又何谈新思想体系?故而“新子学”将文献研究、学术史研究和思想研究统一起来,包纳并举。如需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则应当从探索“新子学”学术体系谈起。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阐述的是:

A

“新子学”学术体系的构成

B

“新子学”与诸子学的异同

C

“新子学”学术体系的来源与演变

D

诸子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3.8%
易错项:C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8-陕西-029】 展开解析
944/1000
单选题

研究表明,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其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为节水型沐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以使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想表达的意思是:

A

自然的生活方式能够节能

B

节能意识十分重要

C

普通民众可以对节能做出贡献

D

节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6.0%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0-浙江-028】 展开解析
945/1000
单选题

“屌丝”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自我标注,它是和各种“二代”相比时的自称,同时还可能被用在自谦上,被夸赞时怯怯地说一句“我就是一枚屌丝”。事实上,这种自我矮化动机很复杂,不是一句“爱谁谁”就可以收尾的。在现实情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完全逆反的两种情形,有人把本是外在的嘲弄或者自嘲内化成心理垢污,自我设限,直至“不能直立行走”,而有的人却在用内心的坚定祛除外在卑庸的“鱼鳞”,并终于学会了奔跑与飞行,从这个角度讲,“屌丝逆袭”者其实更是一种心态提档的超越。
作者最终想表达的观点是:

A

“屌丝逆袭”这是人人艳羡的对象

B

“屌丝逆袭”者真正逆袭的其实是心态

C

自我矮化其实并不可取

D

“屌丝”其实是很多人自谦的说法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2.2%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吉林下乙-030】 展开解析
946/1000
单选题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的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迁。邻里之间原本融洽和谐的关系,因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森林的耸立而逐步瓦解。传统邻里关系虽令人怀想,却未必值得无条件推崇。在某种程度上,以熟悉程度为评判尺度、以交情深浅为处事标准的人际交往方式,与现代社会更注重契约与法制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在市场意识深入人心的当下,人们的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对个人隐私的呵护也日益加强。用一扇门来阻隔外界的纷扰、他人的窥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客观的说,适应陌生人社会的行事规则,是一个现代城市人必备的素质。
对邻里关系的淡漠,作者持有的态度是:

A

惋惜,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与人的隔阂

B

赞成,认为这对斩断中国的人情纽带有着重要的意义

C

理解,认为这符合现代社会保护隐私、遵循法制的要求

D

无奈,认为这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4.4%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山东-029】 展开解析
947/1000
单选题

现代媒介生态表现出一种“微”特质,碎片化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等链状系统被连接与组合起来。媒体要想生存,就要在一个个“微链”中把握传播机会,创造可能的舆论热点。因此,现代的媒体,除了要竞争信息的“独到解释权”外,还要在纷繁的“微链”世界中排兵布阵,成为一个个关键节点的组织者与传播者;报道组织形式不再是先前的“一刀切”,而是在无数个中心节点上进行“疏通”与“引导”。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这种新型舆论引导方式的特点更加凸显。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强调现代媒体更需要具备的能力是:

A

构建独有的链状传播系统

B

在关键节点进行舆论引导

C

密切关注社交网络信息动向

D

争取信息的“独到解释权”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7.5%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山东-017】 展开解析
948/1000
单选题

很多经济学家统计,印度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而前景光明,因为它将逐步收获“人口红利”。未来十年,印度的就业人口将增长26%。这些年轻劳动力将显著降低人口的抚养比,从而提高储蓄率,促进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但年轻人口转化为劳动力的前提在于一个国家的教育设施是否完备,能否提供足够的培训。印度欠缺的也正在于此,研究显示,尽管每年新增劳动人口1280万。但印度每年仅能培训310万人,只是新增人口1/4,剩下的3/4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负担。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人口红利”能推动经济起飞

B

出生率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C

高出生率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D

教育资源欠缺阻碍经济发展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2.1%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广东(三)-035】 展开解析
949/1000
单选题

近来,随着一批高替代性的“情感机器人”面世,做出简单的情感互动已经不再是制造情感机器人的最大挑战。空巢老人、自闭儿童和病患等社会问题的呈现使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好“互动型”“陪伴型”机器人的未来市场。但是,独居老人无人陪伴,孩子在家无人照料,用机器人陪伴的方式解决而不是增加对人的关怀和陪伴,就像科学家为保护医生而研制“防砍制服”,从短期来看似乎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方法,但由此可能引发人们的情感错位、社会问题被加倍漠视以及机器人进一步类人而导致的伦理问题都需要提前考量。
作者对情感机器人的态度是:

A

很理解客户对情感机器人的需求

B

关注情感机器人的“陪伴”功能

C

赞赏不断突破难题的机器人技术

D

质疑靠情感机器人解决社会问题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3.9%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吉林下甲-047】 展开解析
950/1000
单选题

有关专家表示,因工作中身心透支严重,一种被称为职业倦怠症的慢性职业病正入侵都市上班族。职业倦怠症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产生职业倦怠的人会出现生理、心理上的不适以及行为上的障碍,若不及时处理或找专业人士进行治疗将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调查显示,教师、警察、医护人员、保险代理、高科技研究者、新闻工作者等是这类疾病的高危人群。
以下最有可能从上述条件推断出来的一项是:

A

现代人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刚参加工作就开始对工作厌倦

B

警察在审讯中无故打伤人的事情或许不仅仅是人品和职业道德问题

C

教师、警察、新闻工作者等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D

职业倦怠症将成为现代社会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职业病中最危险的一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8.8%
易错项:C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0-贵州-06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