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文名 玉米 作品 作者 1964”的相关试题
811/1000
单选题

“制作粗糙”,________,某文艺评论家这样点评当下国内的许多多媒体舞蹈作品。把几段现成的图像符号式地投射在背景屏幕上充当画外音,充其量只是布景道具的升级版。多媒体效果太过目眩神迷,与舞蹈_______,有一种独立于表达之外的野心。比如有一个多媒体舞蹈,投射在大屏幕上的图案随着演员的每个动作变幻:演员伸展双臂,身后便出现万丈光芒,演员抱住身体,灯光也随之黯淡,看上去是在配合表演,其实是在和演员争夺观众的眼球,舞蹈彻底沦为了配角。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哗众取宠    失枝脱节

B

喧宾夺主    貌合神离

C

主次颠倒    亦步亦趋

D

避重就轻    格格不入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3.8%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13-浙江A-008/浙江B-008】 展开解析
812/1000
单选题

①现代传播格局对参与文学创作、生产、传播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②新时代文学呈现出“破圈”与“跨界”的整体趋势
③我们希望促进文学精品的生产、传播、转化、译介,尽己所能,让好作品在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能量,以开拓和延伸放大文学的价值,让文学的生命力与活力更好迸发
④酒香也怕巷子深
⑤由此,更多人能够意识到,文学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中,始终存在文学的维度
⑥“破圈”与“跨界”绝不是迎合媒介的变化,也不是与短视频、影视、游戏等抢夺注意力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④⑤⑥③

B

②④①⑥③⑤

C

④③②⑥①⑤

D

⑥④①②⑤③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7.2%
易错项:C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5-天津-040】 展开解析
813/1000
单选题

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

B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C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彰显的价值观相互对立

D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虽表面相反但深层相济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7.7%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3-联考/海南-046】 展开解析
814/1000
单选题

在闽江及其支流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村镇与古厝,如琴江满族村、闽安古镇、林浦村的“泰山行宫”、大埕村“九条金带”等。它们在类型和内涵上都有相似之处,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开发和利用力度仍普遍不够,导致一些历史记忆有湮灭的危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村镇与古厝必然会面临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招商引资

B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物保护

C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开发与保护

D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5.2%
易错项:B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20-联考/河南-019】 展开解析
815/1000
单选题

基因组学研究表明,人体基因组内含有2万到2.5万个基因,但至今,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只能发现一千多种疾病基因,而且都是单基因疾病。人类罹患的多基因疾病却依然是技术检测的盲区。对此,现有基因检测的结果,都采用“高”、“中”、“低”或某一百分比范围来表示个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概率,根本达不到所谓100%的准确率。另外,即便基因检测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得病的可能。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人类罹患疾病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B

现有的基因检测结果不够精细化

C

现在的基因检测有其技术应用的局限性

D

基因检测结果不能排除人类患病的可能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0.0%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2-广州-022】 展开解析
816/1000
单选题

阅读推广,是向公众提供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服务。每个社会成员,既是阅读推广的对象,也是阅读推广的触角。实践已经证明,让每个社会成员养成阅读的自觉和习惯,把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阅读推广中最难的事情,其难度远远超过阅读氛围的营造。而这件难事,也恰恰最有价值。社会成员若无自觉和习惯,全民阅读可能就只停滞于想象层面,这显然不利于书香社会的建设。
根据文意,作者认为阅读推广最难的事是:

A

阅读服务的提升

B

阅读习惯的养成

C

阅读氛围的营造

D

阅读价值的创造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4.7%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吉林甲-049】 展开解析
817/1000
单选题

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去某处时,返程的路程似乎更短,花费时间更少。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旅程的确切长度,只是通过一些其他线索来估算。当我们前往陌生之处时,去时的路似乎比返程的路更长,因为当时我们看到的是一连串新鲜的事物。然而,在返程时,我们仅仅需要识别一些路标,而非形成新记忆,因此大脑感觉时间缩短、空间变小。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A

外在刺激影响我们的时间感知

B

空间影响我们的时间感

C

时间感知影响我们的旅途长度

D

时间影响我们的空间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1.2%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吉林甲-045】 展开解析
818/1000
单选题

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认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想表达的意思是:

A

过度追求物质上的奢华反而意味着教养的匮乏

B

有教养的人才是真正有品位的人

C

现在国人对品位存在普遍误读

D

英国传统绅士的品位其实是朴实和低调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1.8%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河北-008】 展开解析
819/1000
单选题

云南是“生物王国”,而且地处大江大河的上游,是江河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曾有一段时间,云南想通过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绕过工业化来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现在看来,如果工业或者相关产业发展不到位,第三产业就没有服务对象,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往往也因缺乏社会经济资源,难以持久维持。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在云南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较多困难

B

在云南发展工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

C

在云南单纯发展第三产业,保护环境的作用不大

D

云南经验证明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两者并举不悖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4.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2-国考-060】 展开解析
820/1000
单选题

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诗歌鉴赏和审美体验对诗歌创作提出的要求。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夫言情写景,贵有余不尽。然所谓有余不尽,如万绿丛中之着点红,作者举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诗作里的一点“红”,透露了春天的气息;读者在鉴赏中举一反三,自然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万紫千红的春色。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以简约含蓄为贵

B

诗以言辞优美为贵

C

诗以情感真挚为贵

D

诗以浑然天成为贵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3.9%
易错项:D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5-浙江A-045/浙江B-045/浙江C-045】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