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文名 玉米 作品 作者 1964”的相关试题
531/1000
单选题

《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期人的作品。具体的证据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贡》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________,有的地名和水名甚至要到战国后期才_________,如果真是大禹所作,他岂能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场景    存在       先知先觉

B

现象    出现       未卜先知

C

景观    记载       神机妙算

D

风光    显示       言之不预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9.2%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语义关系
来源 【2016-江苏B-055】 展开解析
532/1000
单选题

一本好的社会科学著作,不仅应该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琐屑的生活细节中_______,而且应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借助作者的方法去检验生活和理解社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见微知著

B

管中窥豹

C

一叶知秋

D

洞若观火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7.3%
易错项:C
知识点:并列关系
来源 【2016-广东县级-022】 展开解析
533/1000
单选题

千百年来,传世的文学作品都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力量,引人向上向善、奋然前行。当文学遭遇网络,网络文学_______。能否_______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抒写网络时代的崭新篇章,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应运而生    延续

B

铺天盖地    践行

C

水到渠成    继承

D

风起云涌    发扬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2.6%
易错项:D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17-四川下-017/重庆下-006】 展开解析
534/1000
单选题

读《九叉》,就是在听一个特别能贫的十几岁小女子在耍贫嘴,又或者是在听单口相声,一不小心就笑得肚子抽筋、口吐白沫——事实上当下北京作家群中,大都有这种“贫”的本事,如时下风靡的冯唐。而《九叉》之可喜,在于作者顾异没有硬往这个“贫”里面塞进一些东西,她只是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小心思、小欢喜、小理想、小纯情、小期待,就像是对镜开屏的孔雀,一心一意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并且只给自己看。
作者被《九叉》深深吸引主要源于:

A

这部小说语言的幽默性

B

这部小说内涵的丰富性

C

这部小说内容的纯粹性

D

这部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3.5%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4-天津-043】 展开解析
535/1000
单选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空间中出现了许多“声音工作者”,以生产解说、配音等相关的数字产品为生。然而,随着技术发展,模仿人声用 AI 生产内容逐渐普及,不仅一些具有辨识度的名人声音被滥用,许多“声音工作者”的声纹信息也遭遇侵权风险。民法典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所以,声音权即声音的可辨识性,具有人格属性,可以作为一项人格权益保护的条件。任何自然人的声音均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许可他人使用录音制品中的声音,构成侵权。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声音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法律规定

B

应用 AI 技术模仿人声存在侵权风险

C

“声音工作者”职业发展中的权益危机

D

技术发展给人格权益保护带来挑战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3.5%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5-国考行政执法-055】 展开解析
536/1000
单选题

“创作瓶颈”是非常令人________的一种状态,深陷其中的创作者往往会想要超越而难以前行。因此《韦氏词典》把________解释为“一种阻碍了作家继续创作的心理障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气馁  文思不畅

B

迷惑  无从下手

C

恐惧  力不从心

D

厌弃  不通文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2.9%
易错项:C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21-黑龙江公检法-033】 展开解析
537/1000
单选题

经考古工作者发掘考证,礼制很早就已经出现了。《说文解字·示部》云:“礼:履也,……从示从豊”,又云:“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甲骨文字集释》云:“事神之器则为豊。”
由此可以推断,礼的原义是:

A

分等别贵贱

B

谦卑爱臣民

C

处世慎言行

D

敬神以祈福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2.7%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5-吉林上甲-017/吉林上乙-018】 展开解析
538/1000
单选题

在他的这幅作品中,圆形的构图将山之棱角、水之波漾、墙之粉黛汇于画面,把人的记忆拉回到苏州博物馆的经典场景。画面中显而易见的姑苏元素,是苏州版画家对姑苏风物的最佳________,怡情悦性,浸透了苏州风物和情调、沐浴着苏州人文和哲思的版画仍在发展中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的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馈赠        演变

B

回报        进化

C

反馈        进阶

D

回馈        演进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1.2%
易错项:A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8-重庆下-037】 展开解析
539/1000
单选题

下列语句与其作者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有几项?
①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孙中山
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③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④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D
正确率:23.7%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2-联考/福建-009】 展开解析
540/1000
单选题

中国可利用地热的能源储量超过了国内所有化石类燃料加起来的能源储量,在某些地区把地热转变成电能的技术已经成为现实,中国下个世纪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问题将由此而彻底解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作者的上述观点:

A

在下个世纪的某些时候,地热被耗尽的现实将迫使中国更加依赖进口能源

B

任何生产电能的方法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都要消耗掉一部分能源

C

由地热转变而来的电能长距离运输到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是不切实际的

D

一些科学家坚信,能源短缺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鼓励能源节约来解决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4.7%
易错项:A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5-河北-10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