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植物学考研试题名词解释第七题”的相关试题
21/1000
单选题

设想用以下的方式来教授孩子关于花的结构:在黑板上画一株植物,标明其各个部分:雄蕊、雌蕊、茎柄等,解释每个名词术语。让孩子们都写在本子上,直到把它们都记住后,孩子们才能观察和接触真正的植物。没有人会容忍这种愚蠢的教授生物学的方法。但是几百年来,学习外语运用的恰恰是这种方法——至今,这种方法还未结束呢!
从上文看,作者认为不恰当的外语学习方法是:

A

边学语法边说话

B

先学语法再学说话

C

先学说话再学语法

D

只学语法不学说话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2.2%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4-上海A-011】 展开解析
22/1000
单选题

棉花花俗称草花,是棉花形成棉桃前所开的花朵,一直作为棉花产业的副产物被废弃。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对棉花花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时发现,棉花花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治疗老年痴呆的功效。他们采用现代工艺技术,将棉花花中的黄酮类物质提取出来,制成剂量小、药效明显、服用方便的“棉花花总黄酮片”,用于治疗轻中度老年痴呆症。2014年6月获批新疆首个中国中药5类新药临床试验。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黄酮类物质有助于治疗轻中度老年痴呆症

B

中国科学家变废为宝,发现棉花花新的价值

C

“棉花花总黄酮片”获批新疆首个中国中药5类新药临床试验

D

中国科学家从棉花花中提取治疗中度老年痴呆药并成功转让药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9.6%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江西-019】 展开解析
23/1000
单选题

京剧世家“谭门”至今已历七代人物。“70后”的谭正岩是谭门的第七代传人。他的高祖谭鑫培处在艺术高峰的时期约在:

A

清朝道咸年间

B

清朝同光年间

C

二十世纪30年代

D

二十世纪40年代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2-广州-039】 展开解析
24/1000
单选题

某公司组织面试,每位考生都要回答甲、乙、丙、丁、戊5道试题,作答顺序随机安排。已知小张第二题是甲题、第四题是丁题,小王第三题是乙题,那么两人作答顺序完全相同的概率是:

A

星光公考

B

星光公考

C

星光公考

D

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8.7%
易错项:B
知识点:概率问题
来源 【2024-浙江A-062】 展开解析
25/1000
单选题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结构模式与演化规律的学科。对“模式”与“规律”的探求是语言学与其他科学共同的目标。然而,光有科学的目标还远远不够。演绎与归纳、定性与定量、描写与解释、假设与检验等现代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共同特征,正是我国传统语言学所欠缺的。与此同时,中国语言学还面临着国际化问题。我们在国际语言学学术共同体中的声音还很微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结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以及国际学术语言是英语的语言藩篱,也存在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中国语言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和国际化任重道远

B

过去国内语言学界对语言学研究方向的认识存在误区

C

研究理念与方法的问题制约了中国语言学的科学化和国际化

D

对语言结构模式和演化规律的探究是现代语言学的终极追求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7.1%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四川上-031】 展开解析
26/1000
单选题

在某大学文学院的课程改革研讨会上,负责语言学教学的朱老师说,在现代语言学中,文学的思维和知识毫无用武之地,这样就不必要求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对文学基础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语言学专业未来的教学体系中,文学基础课程就应该用其它重要的语言学类基础课程替代。
下列说法如果为真,能质疑朱老师的上述观点的是:
(1)语言学类基础课程难度较大,会导致学生的平均成绩降低。
(2)语言学研究对象之一的文学语言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运用文学思维解读其特点最为贴切。
(3)该学院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大多研究修辞学方向,而修辞学研究需要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

A

(2)

B

(3)

C

(1)(3)

D

(2)(3)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3.2%
易错项:B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9-深圳-031】 展开解析
27/1000
单选题

动物外壳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历史中的革新事件,对塑造身体构型、保护脆弱软体以及实现生态扩张具有重要意义。但不断生长的壳体也会阻碍动物运动、消耗更多能量。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一些带壳动物演化出一种特殊的生存策略——断壳,即通过分泌隔板及溶壳物质断掉壳顶部分,但它何时起源又如何演化一直是个谜。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在云南玉案山组碳酸岩夹层中,发现了一类距今5.18亿年前的新型软舌螺动物——断壳桶螺,他们采用高分辨率显微CT技术,结合扫描电镜观察,首次复原了其完整的断壳过程,为揭示动物断壳行为的起源与演化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古生物学》上。
关于断壳桶螺的研究,文中没有提及:

A

技术手段

B

文献依据

C

重要价值

D

成果形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9%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2-四川下-033】 展开解析
28/1000
单选题

某竞赛由5道次序固定的判断题组成,参赛者起始为0分,每答对1题加1分,每答错1题扣1分。小王作答了所有试题,答完每道题时当前的得分都不低于1分。问他的答题情况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

A

7

B

6

C

4

D

3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9.0%
易错项:C
知识点:排列组合
来源 【2025-国考地市级-070/国考副省级-072】 展开解析
29/1000
单选题

人工智能可以自动识别标本,这对植物学家来说当然不是________。毕竟,大部分鉴定工作枯燥又无聊,但又________,人工智能在这些地方帮忙,真是不能更贴心。开一个脑洞,如果科学家能把那些________又不得不做的都交给人工智能,科学产出会不会更加丰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打击  举足轻重  冗长

B

威胁  至关重要  繁琐

C

阻挠  迫在眉睫  机械

D

妨碍  应接不暇  浅显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7.3%
易错项:A
知识点:转折关系,解释关系
来源 【2021-北京乡镇-043】 展开解析
30/1000
单选题

某次知识竞赛试卷包括3道每题10分的甲类题,2道每题20分的乙类题以及1道30分的丙类题。参赛者赵某随机选择其中的部分试题作答并全部答对,其最终得分为70分。问赵某未选择丙类题的概率为多少:

A

1/3

B

1/5

C

1/7

D

1/8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8.3%
易错项:C
知识点:概率问题
来源 【2017-国考地市-064/国考副省-065】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