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一个是中国京剧大师,一个是交响乐指挥家;一会儿传来韵味十足的京腔,一会儿又是沁人心脾的管弦乐。面对京剧传承的尴尬和交响乐普及的艰难,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对两个不搭界的艺术形式进行“嫁接”,究竟是_______还是异想天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得益彰
取长补短
推陈出新
移花接木
科学和艺术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传播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由从业者将科学以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化成公众易于理解的内容,从而实现传播,激发人们对科学的意识和欣赏,形成对科学客观理性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从学术同行传播的角度来说,很多著名学术期刊都会有艺术性的封面,这些封面就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结果。面向普通公众的科学传播更加需要寓教于乐,其意义无外乎强调信息的传播要嫁接到艺术的手段上来,这样才能触动公众的神经,引起他们的共鸣。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科学传播,也是一门艺术
科学与艺术,硬币的两面
嫁接艺术,科学成为大众文化
艺术封面,科学艺术的跨界组合
一位长者对一个青年说:“批评和侮辱,就跟泥巴没什么两样。你看,我大衣上的泥点,是刚过马路溅上的。当时擦一定会很糟,所以就等到泥巴干了再去处理。”但是,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假如泥点变成了油漆,大衣变成了玻璃,再依据上面比喻中的逻辑,就适得其反。生活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逻辑,他们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而我们奉行什么样的逻辑,全取决于自己。
最适合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事物具有辩证性
批评与侮辱
异杂逻辑
生活中的逻辑不是单一的
往返A市和B市的长途汽车以同样的发车间隔从两个城市分别发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前往目标城市。上午9点多,李先生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开车从A市长途汽车站前往B市长途汽车站,路途中总共追上了3辆从A市开往B市的长途汽车。问他在路途中最多能迎面遇到多少辆从B市开往A市的长途汽车?
27
25
36
34
甲乙两人分别从A地、B地同时出发晨练,甲从A地骑车到B地,乙从B地跑步到A地。甲乙在离B地480米时相遇,休息2分钟后又同时继续前行,到达终点后均休息5分钟后返回。当他们第二次相遇时,甲距A地240米,如果骑车和跑步均为匀速运动,且骑车速度大于跑步速度,则甲骑车速度与乙跑步速度之比为:
4:3
3:2
2:1
5:2
艺术直觉是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对事物的特征、本质、意义,不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而直接地感受和领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艺术直觉的是:
某技术工人在一次技术操作中突然发现合理的操作方法
某歌手经多次演出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方式和表演方式
某游客在欣赏毕加索的画时突然领悟到作品的独特内涵
某艺术鉴赏家通过多次对比发现了梵高绘画作品的特征
在一个圆形跑道上,小军环形一周需要8分钟,现在小军和小明分别从圆形跑道上的A点、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3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再行1分钟,小军走到B点。那么再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二次相遇: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已知A股票上涨了0.16元,相当于该股票原价的16%。B股票上涨了1.68元,也相当于原价的16%。则两种股票原价相差:
8元
9.5元
10元
10.5元
中国的高考神校都出在底层,大城市反倒不行,因为优越就缺乏动力。衡水中学所处地区不算富裕,安徽六安毛坦厂更是山中灯火,黄冈中学也曾发力造就过辉煌,这些学校都有一个“拼”字,都有一套异于常规的手段,将不谙世事的孩子们推向喜马拉雅山脉,让他们出人头地,一览众山小。对于家长们,惶惑中心疼孩子,心疼中又挥泪让其加入苦行大军,这其实都是人类未来的写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与文意最不相符一项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1)一张华人父亲为儿子撑伞的背影照与另一张英国父亲在雨中牵着女儿,只为自己打伞的背影照在网上被疯狂转发,两种_______的做法引发很多争议。
(2)如果说民法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那么民法总则便是这套百科全书的前言和大纲,体现着民法的精义与原则,_______着我们时代的民法精神与立法哲学。
(3)美国人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在终南山中修行的隐士并写下《空谷幽兰》,他随之________,成为知名汉学家和翻译家。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南辕北辙 映射 声名鹊起
背道而驰 折射 声名鹊起
背道而驰 映射 声名大噪
南辕北辙 折射 声名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