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国男演员 38岁历史剧 52岁外国人 54岁酒鬼 60岁大火剧集 66岁大火剧集”的相关试题
381/1000
单选题

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 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弃婴,如果籍贯不详,应将收养人籍贯或收养机构所在地作为其籍贯。外国人经批准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填写其入籍前所在国家的名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籍贯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出生时,其祖父的户口所在地为M省N县,五岁时全家随祖父迁居至M省O市,上大学后,其户口迁至M胜U市。则甲的籍贯应为M省O市

B

乙为弃婴,三个月大时被送至X省Y市福利院,14岁时被籍贯为E省F县的养父母收养。养父的父亲自出生后一直居住在E省G县,从未迁居,则乙的籍贯应为E省G县

C

丙出生在P省Q县,现户籍所在地为R省S市,丙出生时,其祖父母和父母的户口所在地为P省T市,则丙的籍贯应为P省T市

D

丁出生在J国,后加入K国国籍,而后又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则丁的国籍应为J国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5.0%
易错项:B
知识点:主特征分析
来源 【2022-山东-053】 展开解析
382/1000
单选题

中国制造业超越美国指日可待,中国GDP超越美国也将在这一代中国人的有生之年变为现实。这两个超越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奋斗,当然意义巨大,但过分陶醉,就会变自信为自大,进而_______。毕竟,物质产出只是硬实力,历史上,船坚炮利的国家甚多,基业常青的却少有,_______更多在“软”而不在“硬”。
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

妄自尊大    关键

B

忘乎所以    秘密

C

目中无人    原因

D

趾高气扬    秘诀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4.6%
易错项:A
知识点:递进关系,轻重
来源 【2014-甘肃-024/四川下半年-017】 展开解析
383/1000
单选题

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寥若晨星

B

历历可数

C

孤鸾寡鹤

D

光前绝后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8.5%
易错项:B
知识点:轻重
来源 【2009-浙江-019】 展开解析
材料

①今天,世界上超过15亿人使用筷子,也就是说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用筷子进餐。西方学者林恩·怀特等人根据取食方式,将世界文化一分为三,分别是手指取食、刀叉取食、筷子取食所构成的三大饮食文化圈。筷子取食方式主要流行在亚洲地区,筷子的发明地中国更是典型代表。

②但是在古代中国,筷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主要的饮食工具,出现最早且被用作主要取食工具的是“匕”,是一种状如匕首、介乎刀和匙之间的餐具,长柄浅斗,像今天的汤勺。

③饮食史专家倾向于把食物分为两类:谷物类和非谷物类。以就餐而言,前者显然更重要,因为在许多地方,“吃一顿饭”通常就等于“吃了一种谷物”,无论是大米、小麦、小米还是玉米。在汉语中,“饭”泛指所有煮熟的谷物;在现代语境中,“饭”通常指的是“米饭”,也有可能指其他谷物煮熟的“饭”。这种表达方式,说明了谷物食品的重要性。在汉语口语中,非谷物类食物被称为“菜”,有时被称作“下饭菜”,有的方言中直接称为“下饭”。由此可知,“菜”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人们摄入谷物食品。

④在古代中国,“匕”之所以是主要的饮食工具,是因为中国人最初就是用“匕”来取用谷物食品的,筷子最初则是用来夹取非谷物类食品的。这两种配套使用的餐具,在文献中被称为“匕箸”,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勺子和筷子”。在“匕箸”的表述中,“匕”在前,“箸”在后,显示出勺子在进餐工具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说,显示的是中国古人食谱中“饭”与“菜”的主次关系。今天在朝鲜半岛,我们仍能看到这种饮食传统的延续。就像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朝鲜或韩国人通常用勺子取食谷物食品(即米饭),而用筷子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

⑤古代中国人和今天朝鲜半岛居民用勺子和筷子来进食,反映了饮食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这是一种适合该地区气候的作物,既耐寒又抗涝。不过小米烧熟之后不像有黏性的稻米易于团成块状,因此更适合煮成粥。根据中国礼仪文献,食粥用勺子更好,筷子则主要用于从有汤的菜中夹起食物,或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是一种次于勺子的进餐工具。

⑥筷子的角色在汉代发生了变化,这与小麦粉制成的食品(如面条、饺子、煎饼和烧饼等)在此时开始变得日益流行有关。考古发现证明,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用臼和杵研磨谷物制作面条。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就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发现的,其原料是小米,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到了汉代,由人或动物带动的石磨逐渐普及。除了小米,中国人也开始研磨小麦。这可能是受到中亚文化的影响。在研磨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小麦加工方法之前,中国人煮食完整的小麦,即“麦饭”,至少在中国,小麦的食用经历了一个从“粒食”到“粉食”的过程。这一转化并非一蹴而就,因为在面粉出现之后,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食用麦饭的传统,不过毫无疑问,是面粉把小麦变成了更受欢迎的谷物食品。到了唐代末年,即10世纪初,小麦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足以动摇小米在中国北方农作物中的霸主地位。

⑦而在南方地区,稻米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主粮,南方居民可能很早就使用筷子来取食米饭和其他配食。在宋代,由于选用了来自越南的早熟新品种,水稻产量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得到很大提高。到了明代,水稻种植面积持续增长。此外,大约从明代甚至更早开始,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即大家一同坐在桌旁进食,筷子被用来夹取所有食物。于是,勺子渐渐丧失了原来取用谷物类食品的功用,而主要用来舀汤,从以前用来吃饭的“饭匙”变成了“汤匙”,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384/1000
单选题

以下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原文的哪个位置?
要理解在古代中国,为何“匕”作为饮食工具比筷子出现更早也更为重要,我们需要仔细考察历史上中国人通常摄入的食物种类。

A

①和②之间

B

②和③之间

C

③和④之间

D

④和⑤之间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0.2%
易错项:C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1-国考副省级-057】 展开解析
385/1000
单选题

一间坐满了观众的剧院突然发生大火,争于逃生的观众都渴望从有限的紧急出口中尽快逃出去,但当所有人挤成一团时,必然会因为相互拥挤和彼此践踏而影响逃生速度。在这种紧急情境下,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大家同时采取合作策略,按照一定规则有序通过紧急出口。
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主要是:

A

当事人既会损害自身利益也会损害他人利益

B

利己策略往往无法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C

维护自身利益是需要与他人合作和付出一定代价的

D

合作策略比利己策略更有利于实现当事各方效用的最大化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8.8%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山东-030】 展开解析
386/1000
单选题

某公司共有60人参加行业考试,考试共设5道必答题,满分为100分,每题答对得20分,答错不扣分,总分60分即为合格。经统计,第1至5题分别有52人、56人、48人、42人、30人答对,则该公司至少有( )人及格?

A

30

B

36

C

38

D

40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8.1%
易错项:C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22-深圳-058】 展开解析
387/1000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③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④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并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7.0%
易错项:C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22-联考/福建-001】 展开解析
388/1000
单选题

在一次团体操表演中,演员方阵的成员需要贴上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之一的背贴。一位演员看到贴红色背贴的演员是除自己之外所有演员的星光公考。另一位演员则看到贴红色背贴的演员是除自己之外所有演员的星光公考。问这次团体操的演员有多少人?

A

55

B

56

C

110

D

111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8.2%
易错项:C
知识点:约数、倍数
来源 【2025-四川-053/四川选调-053】 展开解析
389/1000
单选题

如果古装剧不是在尊重基本历史逻辑前提下进行情节架构,只是依靠明星效应、话题、噱头等胡编乱造,终归无法让观众获得_______的美感体验,短暂的热闹过后便被“封箱”,既浪费人力和物力,也将败坏人们的观剧胃口。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丰富

B

持久

C

永久

D

有益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8.7%
易错项:C
知识点:修饰关系,语义关系
来源 【2016-政法干警-015】 展开解析
390/1000
单选题

对于外国游客而言,除了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壮美风光之外,中国的魅力还来自于传统文化。尽管目前入境游还未恢复,以入境游为业务的旅游企业却已在提前谋划布局。然而无论怎样,让外国游客发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应成为这些企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外国游客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吸引

B

旅游企业需做好向外国游客宣传讲解中国文化的日常工作

C

旅游企业需提前计划安排好入境游业务

D

引导外国游客发现中国文化魅力是旅游企业的工作关键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2.1%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1-新疆兵团行政执法-03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