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9中的数字组成一个3位数,有数字重复的情形有多少种:
220
255
280
225
教练在甲、乙、丙三人背上分别贴了三个数字,三人都能看到对方的数字,但是看不到自己的数字,甲、乙、丙背上的数字分别用A、B、C代替。
甲说B>C;
乙说A<C;
丙说A<B;
教练说他们之中最多有一个人说了假话。
假如教练说的是假话,则甲、乙、丙数字大小顺序可能是:
A>B>C
C>B>A
B>C>A
B>A>C
科普,也就是科学普及。既然是一种普及的工作,那么为了达到普及的目的,在工作方式和风格上,或者比如说,在科普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上,自然应具备某种流行的特色。如果连流行都做不到,怎么能叫普及呢?但在现实中,我国的科普作品虽然挂着普及的招牌,在大多数情况下,却实在难以称得上有流行特征。
这段话主要想告诉我们:
科普按照一般观念,可以理解为科学技术的普及
科普工作要求在工作方式和风格上应具有流行的特色
我国的科普作品如果能真正具有流行特征,那么科学技术就能普及
我国目前的科普作品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普及,原因是不够流行
主流观点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双足行走的主要驱动力。几百万年前,非洲森林的面积开始缩减,草原面积大量增长。在树木很少的环境中,双足行走的意义很明显:站起来,能让人类祖先的视线越过生长丰茂的草,看到捕食者和猎物。因此,草原面积大量增长使得最善于站立的祖先更有可能存活,他们的基因得以传承下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人类祖先从四腿行走到双足行走的过程中,多处身体结构发生了转变
在发现早期双足行走人类化石的区域,还发现了大量同时代的森林动植物化石
新生儿表现出一些人类祖先曾经在树上居住的迹象
早期人类的膝关节与现代人类的膝关节惊人的相似
人的跖趾关节将其脚趾与脚的其他部位相连,使得双脚在行走和跑步中更加平稳,动作更加迅速。有研究认为,当跖趾关节向上弯曲时,连接着脚趾骨和跟骨的足底腱膜会变得更加紧绷,产生一个向上的力,来抵消脚纵弓承受的一部分压力,从而让双脚在前进中更加稳定。因此,一些常见的运动鞋或者老年健步鞋会有一个特征——具有鞋尖翘度。当人们穿上一双鞋尖向上翘起的鞋时,跖趾关节会顺着鞋尖翘起的弧度向上翘起,产生相似的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者的观点?
这些具有足弓支持、缓冲等作用的鞋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脚发力过程中,鞋尖翘度会明显影响跖趾关节的弯曲范围,限制其活动
穿上鞋尖有翘度的鞋行走感觉更轻盈,这是由于脚纵弓承受的压力减少所导致的
跖趾关节向上弯曲产生的向上力虽可抵消脚纵弓承受的一部分压力,但十分微弱,对人类稳定行走的影响不大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的网络生命空间中,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提供的社会化工具减少了组织创建的成本,极大地激发了社会个体创建组织的积极性,形成了虚拟世界中组织进化的新现象。大型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社会化工具帮助现实社会中的个体打造了众多的数字组织,这些数字组织可以称之为社会化数字组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化数字组织的是:
某地利用微博建立了网络红色文化学习社区宣传红军长征精神
志愿者小李在短视频APP中组建助农协会帮助农户直播销售农产品
某外卖平台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吸纳来自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登山爱好者老刘发现某社交媒体在信息交流方面十分便捷,便邀请同城登山爱好者到该社交媒体上交流登山体验
不知从何时开始,“剩女”成了人人皆知的专有名词,专指那些受过良好教育、面临巨大求偶压力的大龄城市单身女性。中国女性结婚的平均年龄的确在升高。在上海,这一数字已经从2007年的29岁增加到2012年的30.3岁。女性一过30岁,结婚率就会急剧下降。但到了35岁,90%以上的中国女性都结婚了,真正的剩女并不多,中国的“剩女”现象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严重。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除了哪项均可能是中国“剩女”现象存在的原因:
女性应嫁给比自己更优秀的男性,这种观念对最优秀的女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很多大龄女性并不认为婚姻是男女简单的凑合,她们坚持有了爱情再结婚
男性普遍不愿找与自己年龄相当或比自己大的女性
女性的价值并不在于一场婚姻,而在于她们长期奋斗所做出的社会贡献
关于数字人民币说法正确的是:
匿名性采取的是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
发行权属于国家,仅能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及运行
支付仅能在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运行
计付利息,以加强与银行存款的竞争
罗马数字是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之前欧洲所使用的一种计数符号,共有7个基本符号,采用7个罗马字母表示,即Ⅰ(1)、Ⅴ(5)、Ⅹ(10)、L(50)、C(100)、D(500)、M(1000),利用这7个不同字母进行重复或者组合来表达任意的正整数。
对于罗马数字起源历史,没有清楚的文献记载,所以,人们对其起源一直争论不休。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数字形成于大约两千五百年前,那个时候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个物体、二个物体、三个物体、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个手指、二个手指、三个手指、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罗马人为了记录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拇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罗马数字是与阿拉伯数字完全不同的数字系统,与十进位数字的意义不同,7个基本数字在位置上不论怎样变化,所代表的数是不变的,与进位制无关。此外,罗马数字没有表示零的数字。下面来看看罗马数字的记数规则。(1)连写重复:相同的数字连写,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连写的数字重复不得超过三次。例如:Ⅲ表示3;ⅩⅩ表示20;40不可表示为ⅩⅩⅩⅩ,而要表示为XL。(2)右加左减:在较大的罗马数字的右边组合上较小的罗马数字,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例如:Ⅷ表示8,Ⅻ表示12);在较大的罗马数字的左边记上较小的罗马数字,表示大数字减小数字(例如:Ⅳ表示4,XL表示40);对于左减的数字有限制,仅限于Ⅰ、Ⅹ、C,且左减不能跨越等级做减法(例如:45不可以写成VL只能是XLV,99不可以写成ⅠC而要写成ⅩCⅨ);左减数字必须为一位,右加数字不可连续超过三位(例如:8写成Ⅷ而非ⅡⅩ,14写成ⅩⅣ,而非ⅩⅡⅡ)。(3)加线乘千:在一个数的上面画一条横线,表示这个数扩大1000倍,数字上方加两根横线,表示该数扩大100万倍。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手表上的罗马时标用ⅡⅡ而不是用Ⅳ表示,由于Ⅳ是古罗马神话主神朱庇特(即IVPITER,英文里的Jupiter,对应希腊神话里的宙斯,古罗马字母里没有J和U)的首字,因此有时用ⅡⅡ代替Ⅳ。
关于罗马数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欧洲的使用早于阿拉伯数字
属于十进位数字
可以表示分数
有8个基本符号
数字区间定位
请开始答题:
6539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