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国无拘无束的文艺创作者,收到召唤游历各地,被称为浪漫气质的诗人,最近以他名字命名的歌曲”的相关试题
991/1000
单选题

诗在其所具有的诸般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_____的打量。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_____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的描述,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别具一格   明察秋毫

B

独树一帜   力透纸背

C

别具匠心   点石成金

D

别开生面   目光如炬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2.8%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17-辽宁-014】 展开解析
992/1000
单选题

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游,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C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D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0.2%
易错项: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来源 【2017-吉林乙-003】 展开解析
993/1000
单选题

中国哲学认为,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而且还是“内圣外王”的。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然而,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极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A

虽然没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圣人依然会积极投身于世务

B

修养极高的人没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是因为不能够完美地处理世务

C

修养极高的人一定适合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

D

中国哲学讨论内圣外王,更关注于内圣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2.9%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0-黑龙江-003】 展开解析
材料

某机构对A国科研工作者进行了调查,发现现阶段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申请基金情况以及薪资水平仍然不乐观。下面是A国科研工作者的人数,以及男性、女性科研工作者申请A国NIH基金和平均工资水平的比较。

xingguang

xingguang

994/1000
单选题

假设科研工作者都是博士学位,在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的女性为46000人,其中36%从事科研工作,则在2008年的女性科研工作者中,有多少人不是在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的:

A

96840

B

86840

C

76840

D

6684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6.0%
易错项:B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14-上海B-128】 展开解析
995/1000
单选题

传统手工艺产品一般在产业基地集中生产再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这使得各地旅游景点销售的手工艺产品常常来源一致,________。以各地博物馆为代表的单位已积极对地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有意识地进行地方资源的________创新,而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手工艺尚缺乏产品设计新意,未能________地方手工艺特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同小异  针对性  突显

B

如出一辙  颠覆式  展现

C

索然无味  突破性  涵盖

D

乏善可陈  开放式  抓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7.3%
易错项:B
知识点:修饰关系,解释关系
来源 【2022-天津-019】 展开解析
996/1000
单选题

签名效应是指当人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可用签名效应解释的是:

A

快递公司坚持“先签字后验货”的做法

B

采取实名捐款的办法能够募捐到更多善款

C

中介公司要求租客在看房前签订《看房协议书》

D

手术前,患者被要求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5.0%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4-国考-093】 展开解析
997/1000
单选题

某商店门口排了一列100米长的直线队伍,小明随机站在队伍的某处。小明的妈妈在队伍里随机找个位置喊小明的名字,如果小明距离她不超过25米,就能听到。问小明听到他妈妈呼喊的概率是多少?

A

星光公考

B

星光公考

C

星光公考

D

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6.5%
易错项:B
知识点:概率问题
来源 【2025-浙江A-065/浙江B-065/浙江C-062】 展开解析
998/1000
单选题

“江流曲似九回肠”,长江历来被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唐古拉雪山而下的水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而它最为人们熟知、常为诗人歌咏的,也正是“九回肠”一般的曲折。事物都有曲折,而长江正是因其曲折,才灌溉了更多的土地,哺育了更多的人。试想长江若不再是曲折的“九回肠”,而是一条直直的入海的河流,将会失去多少魅力?历史上歌咏长江的诗词,恐怕也不会那么多。
最能准确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A

长江是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完美统一

B

长江的魅力,正在于它的“曲折”

C

长江被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就在于其“江流曲似九回肠”

D

事物都有曲折,长江也不例外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9.0%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河北政法干警(本硕)-007】 展开解析
999/1000
单选题

在某届篮球赛中,小明共打了10场球,他在第6、7、8、9场比赛中,分别得23分、14分、11分和20分,他的前9场比赛的平均得分比前5场比赛的平均得分高,若他所打的10场比赛的平均得分超过18分,则他在第10场比赛中最少要得(   )分。

A

26

B

27

C

28

D

29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2.5%
易错项:B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17-深圳-051】 展开解析
材料

过去100年来,人类寿命的延长,完全是因为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通过公共卫生、疫苗接种和抗菌治疗,由此人们才有余裕死于癌症、心脏病、中风。

科学家认为,一种疾病爆发的严重程度和四个因子有关:致命性、是否容易传染、感染多久出现症状、是否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疾病只符合其中的一部分特征,也能在人群中肆虐。如果它们满足大多数特征或者全部因素,我们需要非常加以小心。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最有可能进化成符合这四个条件的病原体是流感。人类流感病毒很容易在人际间传播,至少在症状出现一天前就开始传染,人类需要6~12个月来制造新的疫苗,但幸运的是它们没有很强的致命性。

为什么呢?

关于病菌的传染性与毒性之间的制衡,美国进化生物学家保罗•埃瓦尔德有一个著名的假说,如果一个寄主必须四处走动才能扩散病菌,这种病菌不可能变得太凶猛。从病菌的角度来看,病菌不得不从一个宿主迁移到另一个宿主,并且它们通常不得不依赖于相对健康的宿主把它们迁移到另一个宿主上。比如流感病毒就必须保持寄主的合理健康,至少他们得能四处走动、与人握手,冲着人家的脸打喷嚏。所以流感病毒一般是比较温和的,除非寄主本身的身体有问题,比如怀孕、心脏病或者免疫系统太弱。

当然,还有另一种例外——如果在一个人群拥挤的场合,一个病到毫无行动能力的人也能轻易地把病菌传到新的寄主身上,病菌毒性的刹车就会失灵。自然选择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更具有侵略性、更能造成破坏的病菌。它们的毒性也会愈演愈烈,直至毒株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杀死寄主而不必受到任何惩罚——新的寄主就近在咫尺。

埃瓦尔德认为,1918年大流感就是在“一战”西方前线战事的特定条件下进化出它的致命毒性的。1918年春天,第一波流感在美国爆发时还是相对温和的。不久,病菌随军队船只传播到欧洲,在“一战”的战壕、医院、前线火车、卡车上(在这些地方,伤员和病患一起运送,没有移动能力的人身上的病菌一次次感染健康的人,整个系统就是一个巨大的病毒传递服务)迅速升温至致命的毒性。病毒的毒性达到什么程度呢?按照当时的记录,早上生病,晚上就已经奄奄一息。一般流感病毒的致死率是千分之一,1918年大流感则是1/40。不久,病毒离开西方前线,在全球各地爆炸,造成全球5000万人口死亡。

他认为,那场大流感的爆发和演变,不是几种动物流感病毒的随机组合,而是遵循了一种可预测的物竞天择的进化原则。人们一般以为进化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事情,需要百万年的时光。但事实上,进化也可以发生得很快——尤其对微生物而言,比如在几个星期之内发展出抗药性。因为它们分裂得很快,能快速产生变异,与不同成员交换基因信息。每一次迭代中,最能适应传播的病菌会得到传播。所以,自然选择会推动这种病菌进化出更有效的传播手段,从而更适应人类寄主。

从这个角度来说,流行病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人类流行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条件允许它们进化。是我们,而不是自然,创造了环境,允许这些致命病菌的进化和攻击。

比如,正是在亚洲分布广泛的养鸡场,数百万的鸡挤在“疾病工厂”的状况下,甲型H5N1流感获得了强烈的毒性,成了复杂而高效的杀鸡机器。

“一战”前线作为一种人类“疾病工厂”大概很难再在历史上重现,但这些巨型工业化饲养场作为致命病菌的天然孵化器(在那种拥挤的状况下,最无害的细菌也能迅速进化出剧烈的毒性),仍然是现代社会巨大的威胁。事实上,很多病毒学家呼吁必须找到一种新的饲养动物的方法,而不是如此拥挤地放置于巨大的工业化农场。

1000/1000
单选题

根据文意,作者说“流行病是一种社会现象”的主要依据是:

A

流行病的存在是因为人类创造了允许病菌进化的社会条件

B

流行病的存在是人类发动战争的后遗症

C

流行病的存在是因为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污染和破坏

D

流行病的存在是因为人类聚居的生存方式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8.9%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上海A-020】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