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为了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需要不停地调节焦距,而眼睛调节焦距是通过调节眼球内晶状体的凸度来完成的。年轻时,晶状体有着良好的弹性,可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密度增加,弹性逐渐下降,调节的范围越变越小,因此就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眼睛自身的调焦能力下降是正常的衰老退化现象,老花眼会随之出现,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近视者照样会老花,只是镜片度数不同而已。没有近视的老人得了老花眼,看远不用戴眼镜,看近才需要。而原有近视眼的人得了老花眼,看远仍要用近视眼镜,看近时就不一定了,因为近视眼和老花眼能够抵消“看近”的这一部分。而患上老花眼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年轻时近视,到老了就不用戴老花镜了
年轻时近视,到老了时近视度数可能会下降
人年轻时如果近视,晶状体的密度就会增加
患了老花眼的人,看远时不需要戴眼镜,看近时需要戴眼镜
飞行距离较远时,民航飞机一般适宜在()飞行。
散逸层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时光流转,时至今日,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早已不像“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那样遥远。在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以在任意的时间和地点感受“天涯共此时”,却难以“竟夕起相思”。但回望铭记在书卷里的山川风物,我们仍能随着时间的脉络,寻回临别时,那些祝福与思念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天涯若比邻”也比不上古典诗词中铭记的动人临别深情
如今的信息技术使人们不再被时间、空间相隔
今日地理距离不再是阻隔人们情感交流的因素
人们可以借助古代书卷寻找古人细腻的离别相思之情
上午8点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骑电动车,乙步行。40分钟后甲到达B地,此时乙距离两地的中点处还需走10分钟,于是乙停下来等待甲返回接他。若甲立刻原速返回,当甲到达乙处接上乙立刻前往B地,速度保持不变。则甲、乙到达B地时甲共骑行( )分钟?
88
44
80
94
北宋时,以洛阳牡丹为第一,其他地区牡丹不能与洛阳牡丹________。宋朝时河南府也成为唯一一个进贡牡丹花的地区。牡丹的大量引种,使得四川成为南宋时期牡丹的又一聚集地,尤其是天彭地区的牡丹盛况,可比肩洛阳。当然在价格上还难以________。“彭人谓花之多叶者京花,单叶者川花。近岁尤贱川花,卖不复售”。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提并论 望其项背
等量齐观 后来居上
同日而语 一较高下
一概而论 平起平坐
小张参加一个会议,会议下午2点多开始时小张看表发现时针与分针呈直角。会议开到下午5点多结束时,小张发现时针与分针完全重合。则会议开了:
3小时整
3小时整或3.5小时
3小时1分到3小时5分之间
3小时25分到3小时29分之间
有甲、乙两个瓶子,甲瓶里装了200毫升清水,乙瓶里装了200毫升纯酒精。第一次把20毫升纯酒精由乙瓶倒入甲瓶,第二次把甲瓶中20毫升溶液倒回乙瓶,此时甲瓶里含有纯酒精的量_______乙瓶里含水的量?
大于
小于
等于
不能确定
有46名学生需要到河对岸去参观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现只有一条船,每条船最多载6人(其中1人划船),往返一次需要7分钟,如果早晨8点钟准时开始渡河,到8点38分时,至少还有多少人在等待渡河:
10
15
20
25
研究人员招募了619人参与实验,其中200人完全放弃智能手机一周;226人将他们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减少一小时;193人保持原来的智能手机使用习惯而不做任何改变。在干预实验一个月和四个月后对所有参与者进行回访,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幸福感。研究人员发现,完全放弃智能手机,或将其每天使用时间减少一小时都对参与者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感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人员认为,减少而非完全放弃智能手机的日常使用,对一个人的幸福感会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补充以下哪项前提,研究人员的观点才能成立?
完全放弃智能手机的使用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完全放弃智能手机使用的积极影响在现代社会很难长期持续
减少使用比完全放弃使用智能手机的积极影响更持久稳定
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是综合平衡多方利弊后的理性选择
甲、乙、丙三人一起种了29棵树,丙比甲多种了6棵,但只是乙种植数的2/3,那么甲、乙、丙种植数的比是多少?
2:3:8
1:4:7
5:6:9
4: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