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拟于下周周一至周六期间举办“人人学党史,人人讲党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每个活动均需连续开展两天,那么这两个活动的时间完全不重叠的概率为:
40%
48%
52%
60%
今年中国南方地区出现“民工荒”。究其原因,或者是由于民工在家乡已找到工作;或者是由于南方地区民工工资太低,不再具有吸引力;或者是由于新农村建设进展加快,农民在农村既能增收,又能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今年中国新农村建设确实进展加快,农民在农村既能增收又能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
据此,可以推出今年南方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
是由于民工在家乡已找到工作
可能是由于民工在家乡已找到工作
不是由于民工在家乡已找到工作
是由于南方地区民工工资太低,不再具有吸引力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即经历了创伤以后,出现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障碍。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是:
小明小时候到野外郊游的时候被蛇咬了一口,从此再也不想去野外郊游了
小张在玩秋千时重重的摔了下来,从此常常在梦中梦到从高处摔下来,以后再也不敢荡秋千了
从战场回来的士兵,大多患上了失眠、焦虑甚至严重的精神疾病
目睹了儿子阿毛被野兽叼走的那一幕,失魂落魄的祥林嫂见了人就说:“我真傻,真的。我只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在文学史上,科幻文学是近期才出现的东西,它伴随着近代科学出现,随着世界的现代化而发展。在此之前,虽然也广泛存在幻想文学,但是但丁的《神曲》和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之间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科幻文学的本质性要素是科学的内核,科学精神的核心一定是可知论,是反对蒙昧主义。栖身于科学的幻想作品,才能称之为科幻文学。
根据上文,科幻文学和幻想文学根本区别在于,科幻文学:
是基于现实的想象
以科学为依托
出现时间较晚
具有启发民智的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期,房地产市场容易出现投机投资性需求增多的趋势。如不及时有效抑制,一方面,投机投资性需求将非正常推高房价,迫使一些自主性需求被“挤出”市场,导致市场需求畸形化;另一个方面,投机投资性需求的盲目扩张,往往出现资产泡沫膨胀,造成市场大起大落,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影响经济平稳发展。
由此可以推出:
若进行及时有效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就将不会非正常推高房价且不会盲目扩张
若投机投资性需求没有非正常推高房价且没有盲目扩张,则一定进行了及时有效地抑制
若投机投资性需求非正常推高房价且盲目扩张,则一定没有进行及时有效抑制
即使进行及时有效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也有可能非正常推高房价且盲目扩张
某桃园5月份对其种植的蟠桃进行套袋。6月份,桃果出现异常,50克左右的大果很少;10余克的小果特别多,约占75%,正常情况下,此时果实应重50克左右。有人推测,今年出现小果占比过大是由于套袋较早造成的,因为过早套袋会使果实失去营养竞争力,在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果实竞争不过新梢。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推测?
今年套果袋时果实大小基本一致,并且期间无病虫危害
纸袋的遮光作用影响果实光合能力,进而影响甜度
今年在没有分出大小果实就完成了疏除冗余幼果的操作,留下的不一定是优质大果
今年桃树长得太快,加之萌芽肥、花后肥都没有追施,导致后期果实营养供应不足
△ABC为等边三角形,若DEF为三角形三个边的中点,用ABCDEF六个点中的任意三个作顶点,可有多少种面积不等的三角形:
3
4
5
6
某单位举办围棋联赛,所有选手的排名都没有出现并列名次。小周发现除自己以外,其他所有人排名数字之和正好是70。问小周排名第几:
7
8
9
10
近来,有科学家研究了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们发现,全球超过80%的国家及地区在气候寒冷时期爆发的战争次数是温暖时期的两倍;在中国过去的1000多年里,战争、大范围动乱和朝代更替大都对应着特别漫长的寒冷时期;欧洲1550年到1850年的“小冰期”与欧洲历史上发生过的猎巫事件甚至法国大革命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由此,他们得出结论:气候变冷会导致社会冲突和朝代更替的发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科学家的观点:
气候变化总在发生,社会冲突、朝代更替也总在发生,共同发生变化的东西不一定存在因果联系
气候变暖是引发人类冲突与战争的重要原因,例如,在1981年到2002年间的温度升高期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内战的次数比平时有所增加
2003年,由于印度洋升温影响季风活动,导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降水大幅度下降,引发粮食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继而引发武装冲突
气候变冷比气候变暖更可怕,气候变冷意味着农作物收成下降,粮食、能源供应紧张,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
在古代典籍的解读和研究中,无论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在古代乃至近代早期大多以训诂的方法为主;近代晚期和现代以来,在训诂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者又采用了“比较、实证、结构”等方法。以上的解读方法,虽推动了古籍研究的进步,但带来的问题也有目共睹,比如对文本的主题、原意、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的把握等难以形成令人信服的结论。笔者认为,正确解读不仅应建立在大量原始资料的挖掘、复原上,同时还应建立在正确而有效的解读原则和方法的利用上。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支持的观点是:
现代古籍研究采用的方法以训诂为主
只要有正确的解读原则和方法,古籍的解读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古籍的解读,实证法比训诂法先进
挖掘和复原原始资料是正确解读古籍的一项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