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围城》第六章 字出现次数”的相关试题
281/1000
单选题

某机关要从赵一、钱二、孙三、李四、周五、吴六等六位同志中选拔三位同志组成团队出国公干。基于多种原因,在人员组成上,有关领导通过长期工作考察,得出下列判断:
(1)如果不选拔钱二,则选拔李四。
(2)或者不选拔赵一,或者不选拔孙三。
(3)只有不选拔钱二,才不选拔孙三。
(4)如果选拔吴六则不选拔周五,则选拔李四。
(5)选拔赵一和吴六。
据此,下列哪项判断正确表达了领导还要选拔的一位出国人选:

A

钱二

B

孙三

C

李四

D

周五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4.1%
易错项:B
知识点:复言命题
来源 【2008-江苏A-060】 展开解析
282/1000
单选题

在一次航海模型展示活动中,甲乙两款模型在长100米的水池两边同时开始相向匀速航行,甲款模型航行100米要72秒,乙款模型航行100米要60秒,若调头转身时间略去不计,在12分钟内甲乙两款模型相遇次数是:

A

9

B

10

C

11

D

12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1.5%
易错项:B
知识点:多次相遇
来源 【2015-联考/贵州-056】 展开解析
材料

我们的祖先使用货币的时代是很早的。在原始的交易场上,凡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具有货币的职能。而在所有的实物货币中,贝币的流通时间是最长的,流通的地域也是最广的。
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海贝因人们喜爱而成为装饰品。《说文》:“婴,颈饰也。”这正是挂在妇女们颈上的用贝串成的“项链”。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项链。
在相当长的古代社会中,妇女一直是原始贸易的主要参加者,而海贝作为她们佩戴的贵重装饰品,经过她们之手成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那应是很自然的事。因此,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
在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财、货、贸、费、赁、赊、赎、贵、赋、赐等等。由此可见贝币的使用在我国历史悠久。
从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中我们知道,我国殷商时代主要的货币就是贝。当时一般是把五个贝串在一起的,两串形成一个标准单位,称为“朋”。甲骨文有“易多女有贝朋”“光取贝二朋”“贝十朋”等的记载。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便是一件大事,须占卜问祖先看看是否应当送,而收礼者必须铸铜器以示纪念。由此可知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是财富的代表或结晶。
周人取代商人而统治中原时,仍然使用贝币。在西周的社会经济中,货物交换发展,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如殷代甲骨文中不过是“二朋”“十朋”的数量,而周代的金文中,“百朋”甚至“万朋”等数字就很常见了。个人的交往动辄即有百朋之数,社会上的交易之大自然可想而知,由于天然贝的来源有限,于是出现了各种仿制贝,即以贝为模本,用其他材料仿制而成。现已出现的有蚌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金贝等等,其中,最有重大意义的是贝与铜的结合而产生的铜贝。因为它是同后代的金属铸币连在一起的。周代的铜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而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把铜贝发展为一种椭圆形的小铜币,中国的钱币学家称为“鬼脸钱”和“蚁鼻钱”,这是中国古代铜钱的滥觞。
春秋时期,经济进一步发达起来,各种金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并开始排挤贝币而取得统治地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贝币仍在流通,也仍然作为贵重物品而随达官贵人、富有阶层进入坟墓做殉葬品。
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采取了法律手段统一全国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取代了原来繁多的其他实物货币,贝开始逐步退出流通领域,成为单纯的“器饰宝藏”,从而脱去了“一般等价物”的外衣,返璞归真了。秦始皇的措施,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83/1000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最后两段的内容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A

春秋时期,贝币在流通领域的统治地位被取代而逐步成为有钱人的殉葬品

B

各种金属货币纷纷进入流通领域,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

秦始皇用统一货币的法律手段,促使贝币逐步退出流通领域

D

金属货币取代实物货币,从而使贝币又重新成为人们的“器饰宝藏”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6.7%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08-新疆-017】 展开解析
284/1000
单选题

下列可能出现次生盐碱化的地区是:

A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B

地下水位很高的湿润区

C

蒸发量较大的旱作漫灌区

D

大量抽取地下水致地面下沉的地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4.3%
易错项:D
知识点:农业科技知识
来源 【2018-四川-012/黑龙江乡镇-011】 展开解析
285/1000
单选题

(1)制作广告牌,写上“禁止吸烟”
(2)引起游客浓厚兴趣,竞相购买
(3)竞争激烈,销售惨淡,苦思良机
(4)来到旅游区推销“宇宙牌”香烟
(5)加上一行字:宇宙牌也不例外

A

(4)-(1)-(2)-(5)-(3)

B

(3)-(4)-(1)-(2)-(5)

C

(4)-(3)-(1)-(5)-(2)

D

(3)-(4)-(2)-(1)-(5)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0.0%
易错项:B
知识点:事件排序
来源 【2015-吉林乙下-068】 展开解析
286/1000
单选题

当前,我国高校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布_______现象。无论是高校总量,还是重点大学数量、一般高校数量、民办高校数量,各个省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在空格处选填最恰当的字是:

A

不均衡

B

不平衡

C

不公平

D

不平均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6.0%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11-广东-021】 展开解析
287/1000
单选题

一个正六边形,边长为50米,一个人从正六边形的一个角点出发沿边长跑步,跑了500米后,问此人与出发点的直线距离为多少米?

A

100

B

星光公考

C

星光公考

D

星光公考

E

星光公考

F

星光公考

G

星光公考

H

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H
正确率:38.7%
易错项:D
知识点:几何问题
来源 【2016-陕西-070】 展开解析
材料

我们的祖先使用货币的时代是很早的。在原始的交易场上,凡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具有货币的职能。而在所有的实物货币中,贝币的流通时间是最长的,流通的地域也是最广的。
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海贝因人们喜爱而成为装饰品。《说文》:“婴,颈饰也。”这正是挂在妇女们颈上的用贝串成的“项链”。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项链。
在相当长的古代社会中,妇女一直是原始贸易的主要参加者,而海贝作为她们佩戴的贵重装饰品,经过她们之手成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那应是很自然的事。因此,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
在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财、货、贸、费、赁、赊、赎、贵、赋、赐等等。由此可见贝币的使用在我国历史悠久。
从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中我们知道,我国殷商时代主要的货币就是贝。当时一般是把五个贝串在一起的,两串形成一个标准单位,称为“朋”。甲骨文有“易多女有贝朋”“光取贝二朋”“贝十朋”等的记载。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便是一件大事,须占卜问祖先看看是否应当送,而收礼者必须铸铜器以示纪念。由此可知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是财富的代表或结晶。
周人取代商人而统治中原时,仍然使用贝币。在西周的社会经济中,货物交换发展,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如殷代甲骨文中不过是“二朋”“十朋”的数量,而周代的金文中,“百朋”甚至“万朋”等数字就很常见了。个人的交往动辄即有百朋之数,社会上的交易之大自然可想而知,由于天然贝的来源有限,于是出现了各种仿制贝,即以贝为模本,用其他材料仿制而成。现已出现的有蚌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金贝等等,其中,最有重大意义的是贝与铜的结合而产生的铜贝。因为它是同后代的金属铸币连在一起的。周代的铜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而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把铜贝发展为一种椭圆形的小铜币,中国的钱币学家称为“鬼脸钱”和“蚁鼻钱”,这是中国古代铜钱的滥觞。
春秋时期,经济进一步发达起来,各种金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并开始排挤贝币而取得统治地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贝币仍在流通,也仍然作为贵重物品而随达官贵人、富有阶层进入坟墓做殉葬品。
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采取了法律手段统一全国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取代了原来繁多的其他实物货币,贝开始逐步退出流通领域,成为单纯的“器饰宝藏”,从而脱去了“一般等价物”的外衣,返璞归真了。秦始皇的措施,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88/1000
单选题

下面对“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的依据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远古时代海贝因人们的喜爱而成为贵重的装饰品

B

《说文》:“婴,颈饰也。”

C

我国古代原始贸易的主要参加者是妇女

D

用海贝串成的“项链”是古代妇女佩戴的贵重装饰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3.3%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08-新疆-015】 展开解析
289/1000
单选题

甲班有42名学生,乙班有48名学生。已知在某次数学考试中按百分制评卷,评卷结果各班的数学总成绩相同,各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并且平均成绩都高于80分,那么甲班的平均成绩比乙班高多少分:

A

10

B

11

C

12

D

13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6.2%
易错项:B
知识点:整除思想,不定方程问题(不要用)
来源 【2008-河北-051】 展开解析
290/1000
单选题

张家欲购买刘家的老宅,刘家一直没有同意,后张家见刘家人老势弱,迫使刘家在自己起草的房屋买卖协议上签了字。张家的行为主要违背了下列哪项民法原则:

A

自愿原则

B

平等原则

C

公平原则

D

诚信原则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6.0%
易错项:C
知识点:民商法
来源 【2017-北京-012】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