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多是在批评与训斥中长大的,父母、老师、长辈、领导……看你哪一点不顺眼,都能给出指教。话多半不好听,可听者听了多半心悦诚服,心生感激,因为大家想的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道理。但是,逆耳的未必都是忠言。有种电话诈骗就是以很凶的方式出现的。电话里的他们就是要批评你、威胁你、吓唬你,一旦你心里打怵了,你就听他们的了;而你听了他们的,你也就上当了。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的是:
有的逆耳之言可能不是忠言
有的忠言并不逆耳
有的电话诈骗的声音并不是很凶
如果你听到逆耳的电话心里不打怵,你就不会上当
某单位举办象棋比赛,规则为胜一场得4分,负一场得-1分,平一场不得分。一轮比赛中参赛人员共100人,两两配对后分别比赛,所有人的总得分为126分,问该轮比赛中平局有多少场:
4
8
12
16
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了解近代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
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
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
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
如果藏书家重楼深锁,一味“以独得为可矜”,那他收藏得愈多,对学术界也便愈没有好处;《渑水燕潭录》记李公择读书庐山,居五老峰白石庵,有书万卷,“公择既去,思以遗后之学者,不欲独有其书,乃藏于僧舍。其后山中之人思之,日其居云:李氏藏书山房。而于瞻为之记。”这恐怕是藏书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事情。
这段话中“最值得称道的事情”指的是:
藏书数量巨大
藏书品种独特
藏书与人分享
藏书保存完好
真正友谊的产物,只是一种_______了你身心的愉快。没有这种愉快,随你如何直谅多闻,也不会有友谊。接触着你真正的朋友,感觉到这种愉快,你内心的鄙吝残忍,自然会消失,无需说教式的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贯穿 指导
贯穿 劝说
渗透 诱导
渗透 劝导
虽然思考偶尔能带来激动人心的发现,但这些发现与发现之间的阶段对思考者的精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思考时,我们没有必要告诉自己正在经历一种令人兴奋的过程,而只要认识到,我们的行为是按照人类状况对我们的要求,认真地、理智地并且是自律地进行的,就已足够。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按照人类状况的要求进行思考是思考者的使命
思考者思考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精力和耐力
思考者思考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令人兴奋的过程
思考者思考问题必须是认真的、理智的,而且是自律的
一家人共有兄弟姐妹七人,但只知道甲、乙、丙、丁、戊、己、庚七个人中如下情况:
(1)甲有三个妹妹;
(2)乙有一个哥哥;
(3)丙是女的,她有两个妹妹;
(4)丁有两个弟弟;
(5)戊有两个姐姐;
(6)己也是女的,但她和庚没有妹妹。
请问,这七个人中谁是男性谁是女性:
乙、丁、戊、庚为男性,甲、丙、己为女性
甲、乙、丙、庚为男性,丁、戊、己为女性
甲、乙、戊、丙为男性,丁、庚、己为女性
甲、乙、戊、庚为男性,丁、丙、己为女性
张三问李四:“你是否不承认那笔钱是你拿的?”这句话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是:
李四从没拿那笔钱
那笔钱是李四拿的
李四应该承认那笔钱是他拿的
那笔钱不是李四拿的
纵向谈判是指在确定谈判的主要问题后,逐个讨论每一问题和条款,讨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一直到谈判结束。横向谈判是指在确定谈判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后,开始逐个讨论预先确定的问题,在某一问题上出现矛盾或分歧时,就把这一问题放在后面,讨论其他问题,如此周而复始地讨论下去,直到所有内容都谈妥为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纵向谈判的是:
产品采购方和供货方进行谈判,采购方明确产品质量必须高标准,任何谈判条件都让位于质量
在资金借贷谈判中,涉及金额、利率、期限、担保等问题,双方在贷款期限上未达成一致意见,便先讨论其他问题,最后再讨论贷款期限
一项产品交易谈判,双方确定了价格、质量、运输、保险、索赔等几项内容后,开始就价格进行磋商,如果价格确定不下来,就不谈其他条款
K国和F国谈判时,内容涉及领土、贸易往来、科技、医疗等多个领域,双方决定从较不关键的领域开始谈起,争取达成一致建立善意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初衷是保护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权,所谓“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只是指那些符合法律规定立案条件的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法院必须立案,否则法院就没有必要受理。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可能有人认为,设立立案标准等于为立案设置了门槛,很难保障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权利。其实任何权利都有限度,不存在没有边界的权利,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权利同样如此。只有符合立案标准,这种权利才能通过法院诉讼得以实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推行立案登记制并不意味着“是案就立”
不能将“立案难”与司法公正简单关联起来
明确立案标准才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应正确理解司法资源作为公共产品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