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战国时期,“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是辩者的名辩命题;西方哲学史上也有两句名言,分别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
战国时期,“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是辩者的名辩命题;西方哲学史上也有两句名言,分别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关于三句话体现的哲学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星光公考 | 2025-07-17 16:37:30

[单选题]

战国时期,“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是辩者的名辩命题;西方哲学史上也有两句名言,分别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关于三句话体现的哲学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三句话都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B . 第一句是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句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第三句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 第一、三句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二句是辩证法的观点
D . 第一句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三句是诡辩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找考点:本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

析选项: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出自《庄子·天下》记载的辩者(名家)言论,主张“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通过分割运动过程(如将飞行分解为无数静止的瞬间)来否定运动的连续性。体现了形而上学静止观的哲学观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的绝对性和事物的变化性,同时承认相对静止(如河流的空间位置),体现了辩证法中运动与静止的统一的辩证法运动观“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他认为河流的水流瞬间即逝,甚至踏入的一刹那河流已变化,从而否定任何相对静止的存在。通过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导致不可知论和逻辑矛盾,属于形而上学诡辩论(虽与第一句同属形而上学,但侧重不同:第一句否定运动,第三句否定静止)。

故本题选C。
【2025-上海A-021/上海B-023】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