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眼前有两首咏庐山诗。一为苏轼所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另一首出自清代诗人赵翼之笔:“一重一掩隔红尘,深入方知景色新。山外何由见真面,东坡谰语究欺人。”同样是游览庐山,同样是说识庐山的真面目:前者说,必须出乎其外,到外面去;后者不同意这种说法,甚至斥之为“谰语欺人”,认为只有深入到里面,才能看清楚,山外是无由了解真相的。两人都是诗坛名宿,都是_________,都以切身体验为立论基础,可说是凿凿有据,谁也不是_________。那么,应该如何判定是非,到底要相信哪一个结论呢?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身临其境 郢书燕说
B . 感同身受 牵强附会
C . 现身说法 道听途说
D . 身体力行 信口开河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解释关系。
题干分析:根据横逗后“都以切身体验为立论基础”可知,横线处体现出“切身体验”的意思。
选项分析:
A选项:“身临其境”指的是亲身到了那个境地,符合文意,保留。
B选项:“感同身受”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未亲身经历”与文意相悖,排除。
C选项:“现身说法”比喻用自己的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侧重劝解他人,与文意不符,排除。
D选项:“身体力行”一般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文段强调用自己的“切身体验”作为论证依据,所以该词语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
根据“不是”可知,横线处与“凿凿有据”表意相反。“凿凿有据”意思是有确实的证据,“郢书燕说”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二者可以相反对应。
故本题选A。
词义解释:
牵强附会:意思是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强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道听途说:从路上听来的,马上就在路上传播给别人。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信口开河:指随口乱说一气。
【2025-黑龙江-035/辽宁-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