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节约粮食是不是文明城市的评价标准之一”的相关试题
721/1000
单选题

抱负水平是指一种想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需求。个体从事某一实际工作之前,其内心会预先估计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然后竭尽全力向此目标努力,假如工作的质与量都达到或超过了自己预定的标准,便会有一种成功感,否则就有失败感、挫折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种心理中符合抱负水平的是:

A

部分建筑商无视国家的法纪,在建筑工程中偷工减料

B

在张老师的精心培育下,试验田里的稻苗结出了饱满的稻穗

C

老赵年轻时曾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

D

小王每天都按照工作计划表的要求及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从不拖沓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5.6%
易错项:D
知识点:心理学类(不要用)
来源 【2011-吉林甲级-042】【2011-吉林乙级-047】 展开解析
722/1000
单选题

某公司有三个部门,第一个部门的人数是其他两个部门人数的三分之一,第二个部门的人数是其他两个部门人数的五分之一,第三个部门有28人,则第一个部门与第二个部门的人数相差多少:

A

4人

B

6人

C

8人

D

5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0.0%
易错项:C
知识点:计算问题(不要用)
来源 【2011-江苏B-095】 展开解析
723/1000
单选题

城市标语,应以最言简意赅、最精当准确、最具感染力和理解力的语言表述,挖掘出该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换言之,简洁、精辟、概括、深刻,这应是拟定一则城市标语在语言表述上最基本的特质和要求。而反观我国部分城市拟定的城市标语,却失之于冗赘、牵强,它们或在语言表达上过于藻饰,或在特色定位上过于罗致,或在品质挖掘上过于牵强,从而给人以刻意、盲目甚或浮躁不实之感。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A

城市标语应凸现城市特色

B

含糊空洞,难以体现城市风貌

C

攀移附会,自我淡化城市个性

D

牵强冗赘,盲目罗致城市特色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6.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山东-028】 展开解析
724/1000
单选题

文艺批评的诸多缺陷是缺乏理论勇气的表现,批评之所以失语和缺位,是因为背后没有了可适用的足够强大的新理论和精神来支撑,心中也就无话可说。什么是健康的文艺批评?标准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能宽容、理性地对待与自己文化主张不一样的文化实践。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宽容、理性是文艺批评中最重要的理论标准

B

文艺批评失语和缺位是由于缺乏理论勇气造成的

C

健康的文艺批评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新方法、新理论来支撑

D

健康的文艺批评必须能宽容、理性地对待不同的文化主张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8.4%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1-联考/福建917-040】 展开解析
725/1000
单选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原则之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相匹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实事求是、自下而上、分类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上述工作原则的哲学根据是(    )。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必然联系
③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
④解决矛盾的方式都具有特殊性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1.5%
易错项: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来源 【2022-湖北选调-008】 展开解析
726/1000
单选题

关于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数学成就,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

古埃及:“0”的发现

B

古印度:阿拉伯数字

C

古巴比伦:六十进位制

D

古中国:勾股定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2.4%
易错项:C
知识点:世界历史
来源 【2014-联考/安徽-042】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727/1000
单选题

10个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大与最小的城市分别是:

A

苏州 顺德

B

苏州 镇江

C

南京 镇江

D

广州 顺德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0.0%
易错项:D
知识点:直接找数
来源 【2009-河南-131】 展开解析
728/1000
单选题

甲、乙、丙三个游泳运动员在一起练习滑冰,已知甲滑一圈的时间,乙、丙分别可以滑一又四分之一圈和一又六分之一圈,若甲、乙、丙同时从起点出发,则甲滑多少圈后三人再次在起点相遇:

A

8

B

10

C

12

D

14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5.0%
易错项:B
知识点:爬楼梯
来源 【2009-北京社招-018】 展开解析
729/1000
单选题

①中国是玉米主要生产国之一,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
②玉米营养丰富,是农作物中热量最高的粮食,人们称之为“饲料作物之王”
③明末清初中国人口从1亿增至4亿,玉米功不可没
④现今,全世界约70%的玉米用以发展畜牧业,以换取肉、奶、蛋等生活必需品
⑤学者曾把人均玉米数量视为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⑥明末清初时玉米传入中国,许多无法种植小麦的干旱、贫瘠之地也可开垦种植玉米,且产量比小麦高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⑥③④①②⑤

B

①②④③⑥⑤

C

②④⑤①⑥③

D

④⑤②①③⑥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9.3%
易错项:B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4-山东-026】 展开解析
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我们从当今社会生活中看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力,对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对环境建设的渗透力,对人才成长的促进力,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文明大厦的建设工程中,发挥着基石作用。

文化与文明[   ]。文化先生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文明孕育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文化确实像泰勒所说的那样:“(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的神物,如把这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解剖一下,便可看到这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创造一旦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物质文化,就对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感情、行为准则、理论观念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造成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意识、新的观念去培养“四有新人”。

智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科学、教育等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智慧,从经济落后走向经济繁荣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等诸文化要素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文化共同体,世上没有孤立的物质文化、单纯的精神文化和独立的智能文化。因而不能把各个文化要素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发展某一个文化要素,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失调,贻误事业发展、文明建设。

730/1000
单选题

在第二段恩格斯的话中,“自由”和“文明”的关系是:

A

两者的含义完全相同

B

自由是文明的一个特征

C

文明是自由的基础

D

二者互相融合,结为一体

正确答案:C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8-北京-08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