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北太平洋垃圾带最早发现时间”的相关试题
211/1000
单选题

相关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普遍比睡眠时间更长的人胖。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使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增加,同时产生饱胀感的荷尔蒙水平降低。由此不能推出:

A

胖人的食欲比体重正常的人好

B

睡眠状况影响新陈代谢

C

荷尔蒙水平影响食欲

D

胖人的荷尔蒙水平可能异于常人

正确答案:A
正确率:37.0%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0-联考/甘肃-041】 展开解析
212/1000
单选题

A、B两村庄分别在一条公路L的两侧,A到L的距离|AC|为1公里,B到L的距离|BD|为2公里,C、D两处相距6公里,欲在公路某处建一个垃圾站,使得A、B两个村庄到此处处理垃圾都比较方便,应建在离C处多少公里?

A

2.75

B

3.25

C

2

D

3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1.0%
易错项:C
知识点:几何问题
来源 【2010-江西-054】 展开解析
材料

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GDP之和约为12.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6.0%; 人口总数约为32.1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43.4%;对外贸易总额约为71885.5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7%。

xingguang

xingguang

213/1000
单选题

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GDP约是全球水平的多少倍?

A

2.7

B

1.6 

C

0.9

D

0.4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4.2%
易错项:A
知识点:现期倍数比值
来源 【2020-北京区级-132/北京乡镇-127】 展开解析
214/1000
单选题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讲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保持在较为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老师经过适当安排能够获得足够注意力

B

总有个别学生能够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

C

兴趣是影响注意力能否集中的关键因素

D

人能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七秒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2.8%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8-四川上-078/黑龙江乡镇-091】 展开解析
215/1000
单选题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东接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

B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C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

D

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的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6.7%
易错项:D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16-山东-035】 展开解析
216/1000
单选题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说,“一带一路”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其中,我们的愿景和行动当中提到一系列的机制,包括上海合作组织、清迈倡议、中国东盟自贸区、亚投行丝路基金,未来会有RCEP的机制,通过上述机制的建立,以便推进未来“一带一路”建设走向繁荣。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

合作理念的开放包容

B

合作空间的开放包容

C

合作领域的开放包容

D

合作方式的开放包容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2.9%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辽宁-021】 展开解析
材料

①注意力不集中是常有之事。如何提高注意力,尽可能长时间保持专注呢?

②耶鲁大学心理学系布朗教授研究发现,人类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因而大脑通常过滤掉我们看到的模糊而无关紧要的东西,留下清晰鲜艳的目标。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需要具备长时间注意细节的能力。

③布朗教授一直致力于通过为人们提供快速精准的反馈意见来提高他们的专注力,他的团队以往经常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检验血液流进脑细胞的磁场变化实现脑功能成像,给出精确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神经元在大脑中的活跃与繁衍都依赖氧气,而氧气要借由神经细胞附近的微血管,通过红血球中的血红素运送。因此,当脑神经活化时,附近的血流会增加,补充消耗掉的氧气。由于带氧血红素与去氧血红素之间的磁导率不同,含氧血与缺氧血的变化使磁场产生扰动,从而能被检测出来。通过重复进行某种思考、动作或经历,可以用统计方法判断哪些脑区在这个过程中有信号的变化,从而找出是哪些脑区在执行这些思考、动作或经历。

④需要指出的是,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也有_______:因为数据分析可能长达数月之久,所以为病人提供反馈的时间较为漫长。对于专注行为这样短时间内极易变化的活动,作用可以说是_______的。而布朗教授这次利用的实时脑成像技术可以在1到2秒内对扫描大脑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几乎同步反映人脑的活跃状况,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行为,达到时刻警惕的状态。

⑤为了测试注意力,布朗教授团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们为参与者提供了一组由人脸和场景图合成的画面,人脸和场景分别做了50%程度的透明化处理。参与者需要在2分钟内持续观察不同人脸与场景的合成图,并辨认出其中的场景是室内还是室外——室内场景需要参与者作出回应,室外场景则不需要任何回应。这项任务要求参与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场景画面上。然而,实验中根本就没有室外场景的画面,参与者被不断地给出只有室内场景的画面,久而久之,注意力就会发生变化。

⑥那么,研究者是如何知晓参与者注意力的变化呢?通过对参与者的大脑进行实时脑成像扫描,以毫米为单位绘制出一系列的大脑图像,根据统计数据的模型,显示出参与者关注场景和人脸时大脑活动的区别。最关键的是,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向参与者提供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正确的目标上。

⑦在实验中,参与者如何得到注意力变化的反馈呢?布朗教授团队采用的是“惩罚-奖赏”反馈机制。最开始,图像中场景和人脸各自占比50%,当观察到参与者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场景上时,研究者就启用“惩罚”机制,降低场景的占比,使之更难以辨认,迫使参与者集中注意力去辨认场景;相反,如果大脑的注意力集中在场景上,研究者就启用“奖赏”机制,让场景越来越清晰,用这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反馈。

⑧在整个过程中,参与者注意力的变化呈现波动趋势。一开始他们可能会被人脸分散注意力,表现并不是很好,于是受到惩罚,场景的图片渐渐模糊,迫使他们越来越集中精力,场景随之慢慢变得清晰;意识到自己被“奖励”后,他们的注意力又会渐渐被人脸吸引。依此反复,他们的大脑在控制他们所能看到的画面。

⑨在反馈测试过程中,很多人被观察到注意力越来越集中,维持长时间注意力的能力也变得更强。有观点认为他们在测试中当然会表现更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参加测试。但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的注意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17/1000
单选题

根据所给材料,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

A

实时成像

B

检测大脑氧气含量

C

判断脑区的活跃状况

D

监测带氧血红素的磁导率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8.0%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国考副省级-056】 展开解析
218/1000
单选题

(1)加以改造完善,使之能够切实可用
(2)中止有意识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3)尽可能地收集大量的相关原始资料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重复咀嚼原始材料,构思初始创意

A

2-3-5-1-4

B

3-5-2-4-1

C

2-3-5-4-1

D

3-5-4-2-1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事件排序
来源 【2016-吉林乙-088】 展开解析
材料

禽流感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也可能会受到感染。此外,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病毒。

候鸟有可能将禽流感病毒带到更远的地方,目前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世界的脆弱。世卫组织发言人迪克•汤普森说:“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监控许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动物疾病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世界需要明白,第三世界国家的动物疾病与其利益息息相关。”

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

专家们说,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这些措施包括改进实验室设施、降低诊断试验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虽然兽医是亚洲禽流感暴发调查小组必不可少的成员,但许多专家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兽医参与公共卫生事务。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专家们还敦促有关国家政府更为明智地看待隐瞒信息所带来的长期后果。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本来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并使科学家们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传染病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条件。但是精确的机制还很不清楚。世卫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徙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

关于禽流感的记载最早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意大利,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卫生官员一直没有跟踪禽流感在鸟类或人群中小规模暴发的机制。另一个未知数是,是什么导致H5N1变异成鸭子和其他候鸟致命性病毒,而较早的病毒的危害却相对较小。专家说,这种病毒最近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

219/1000
单选题

下列对“禽流感”的定义,准确的一项是:

A

禽流感是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受到感染的一种传染病

B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

C

禽流感是能同时给禽类和人类造成大量死亡的流行性感冒传染病

D

禽流感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3.3%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10-广东-042】【2010-深圳-037】 展开解析
材料

禽流感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也可能会受到感染。此外,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病毒。

候鸟有可能将禽流感病毒带到更远的地方,目前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世界的脆弱。世卫组织发言人迪克•汤普森说:“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监控许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动物疾病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世界需要明白,第三世界国家的动物疾病与其利益息息相关。”

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

专家们说,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这些措施包括改进实验室设施、降低诊断试验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虽然兽医是亚洲禽流感暴发调查小组必不可少的成员,但许多专家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兽医参与公共卫生事务。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专家们还敦促有关国家政府更为明智地看待隐瞒信息所带来的长期后果。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本来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并使科学家们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传染病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条件。但是精确的机制还很不清楚。世卫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徙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

关于禽流感的记载最早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意大利,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卫生官员一直没有跟踪禽流感在鸟类或人群中小规模暴发的机制。另一个未知数是,是什么导致H5N1变异成鸭子和其他候鸟致命性病毒,而较早的病毒的危害却相对较小。专家说,这种病毒最近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

220/1000
单选题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动物疾病,要求成员向其报告动物疾病的情况

B

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

C

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徒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

D

科学家已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H5N1变异病毒

正确答案:A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8-贵州-045】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