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必定是假的:
林肯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
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
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
不存在某一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不受骗
下列文物中,最可能是赝品的是:
拍摄于19世纪70年代的,展示沙俄宫廷的照片
制作于明代末年,起矫正视力作用的眼镜
战国时期记录如何制作青花瓷的竹简
3000年前西亚赫梯人使用的铁器
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
月全食
日全食
月环食
日环食
北回归线没有穿越下列哪一著名建筑所在的国家: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下表为2002~2009年全球贸易增长率的数据,其中2008年的数据为估计值,2009年的数据为预测值。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转型经济体2008年的出口增长率:
比发达国家高1.9个百分点
比发达国家低1.9个百分点
比发达国家高16.4个百分点
比发达国家低16.4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具有相当的约束力,它既能要求得资方国家进行产权保护等制度性改革,又能直接参与投资,后者本身也让民间投资者更有信心,因而使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项目风险降低。这不仅能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而且使他们的融资成本降低。
这段话讨论的是:
世界银行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如何降低投资风险
世界银行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世界银行如何建立投资者的信心
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
人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
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
骗子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
不存在某个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不受骗
故事拥有可以直抵人心的柔性力量。一个故事对_______知识世界的帮助可能是微乎其微,对心灵世界的成长却可能是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构造 无足轻重
建构 无关大局
建构 举足轻重
构造 事关大局
人民币升值,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旅游收入增加
旅游收入减少
进口增加
出口增加
科技对学术进程影响巨大,影响中国学术进程的科技活动,有三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纸的发明,二是印刷技术的普及,三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异军突起(古籍数字化为其中之一)。前二者对学术的巨大作用已被历史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左右学术的趋向也初露端倪。
不过,人们在认识科技与学术的关系时,往往关注积极方面。比如人们认为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书籍的出版和文学的繁荣;汉末魏晋时期纸张取代简牍极大地促进了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雕版印刷的积极作用也被充分认识。两宋时期的刻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教育文化传播,并且作为一种产业加速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都市文化的布局,对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_______________。不讲或少讲并不等于不存在,事实上早在北宋,苏轼等人已经开始思考印刷流行对文人的影响。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对此问题,叶梦得亦颇有体悟。其《石林燕语》指出刻本书籍广泛传播后的两个弊端:一是读书人诵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二是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刻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
古籍数字化与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一样,虽然也对学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却是历史的必然,无可逆转。根据历史经验预测数字化进程,可能有两个特点:一是数字化古籍最终取代纸本书籍,二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从历史来看,纸书取代简牍,印刷取代抄写,都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经济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改进的支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比如纸张起初很稀有,只有特权阶层才能享用,随着技术改进、成本降低,纸张才逐渐普及。二是因为观念的变化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末魏初重简轻纸,对粗糙的纸张并不认同,纸的应用往往与俗文化连在一起。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纸简替代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刻本取替写本则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之后方才完成,均完成了较长的一段时期。可以设想,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电子出版得到官方认可,电子文献征引获得“合法性”,各种电子书籍和电子商品全面普及等等,均需漫长的时日。
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苏轼的观点?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世既一以板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
轻于蝉翼薄于纱,栏画乌丝整又斜。不用文人愁纸贵,淡黄遍种瑞香花